序
楔子 生命的華彩樂章
第一章 烽火年華
1.文工團里的“兒童團員”
2.到敵人前沿去
3.“獵槍”與“美酒”
4.“李闖王”的啟迪
5.“圍城”軼事
6.“我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
7.啊,“大春”
第二章 解放號角
1.漣水保衛(wèi)戰(zhàn)的“宣傳員”
2.“哥仨好”
3.“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4.一部轟動鹽阜區(qū)的“土電影”
5.當了一回“牛公道”
6.又是臘梅吐香時
第三章 進軍江淮
1.“車轔轔,馬蕭蕭”
2.五個“第一”的故事
3.美好的記憶
4.淮海前線的“鄉(xiāng)音”
5.“土八路”進城
6.他當上了指導員
第四章 明星的“搖籃”
1.“黃埔一期”
2.謝鐵驪:“龐學勤的《緊急集合》好”
3.相識,相愛
4.由北影至長影
第五章 銀幕新秀
1.教授的女兒
2.“老戰(zhàn)士”與“能不夠”
3.嬋娟,嬋娟
4.電影“處女作”
5.孫維世緊緊地摟住了她
6.“仇敵”和“第十二夜”
第六章 奮進者之歌
1.面對波濤滾滾的黃河
2.驚險一幕
3.“掙不斷的紅絲線”
4.“牽手”
5.從“秀姑”到“二妞”
6.真實的“王冬燕”
7.可愛的“小翠”
第七章 艱難歲月
1.眼底,大面積出血
2.慈父,為女兒四處求醫(yī)
3.“人間知己”
4.“‘越’來越‘好”’
第八章 蜚聲影壇
1.邊寨,燃燒著烽火
2.古廟,響起了悠揚的“鐘聲”
3.“東風”浩蕩”“朝霞”滿天”“爐火”正紅
4.曲折與誤會
5.“定格‘十字路口”’
6.“周總理來到了咱們廠”
7.“孔雀膽”,演紅了半邊天
第九章 歷史性“超越”
1.導演的抉擇
2.“誰說我演不好這類角色”
3.好搭檔
4.鼾聲,響徹服裝道具庫
5.友誼的使者
6.金山:“我太喜歡這個戲了”
7.“周總理和我們在一起”
8.“光榮與夢想”
第十章 追求“本色”
1.英雄無畏
2.與李默然的第一次“握手”
3.一個陌生的角色
4.派頭十足的“李忠民”
5.陪小平同志看電影
第十一章 特殊的年代
1.未能“啟航”的“凱旋號”
2.曲折與坎坷
3.真情無限
第十二章 銀海春潮
1.影城春曉
2.重返銀幕
3.“銀幕外的父與子,銀幕上同一人”
4.“軍功章里也有她的一半”
5.非常時刻
第十三章 歡樂的海灣
1.南下珠海
2.“他也正在追趕太陽”
3.幸福與溫馨
4.“瞧這一家子”
5.“老兵新傳”
6.永遠的“小翠”
7.“東坎娃”的情懷
8.凝思與遠望
9.友誼之花,迎著春風盛開
10.“新的歷史起點”
附錄:龐學勤、楊洸年表
后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