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和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脈絡
三、研究現狀與研究意義
四、本書的基本思路與結構安排
第一章 人的發(fā)展的制度安排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fā)展的制度條件的理論
(一)人的本質的理論
(二)人的發(fā)展的理論
(三)人的發(fā)展的制度條件的理論
二、人與社會的關系
(一)人是社會的主體
(二)社會是個人活動得以實現的社會形式
(三)制度的實質是社會關系
三、現代西方學者對人與制度關系的理論
(一)新制度學派的制度理論
(二)羅爾斯的制度正義理論
第二章 人的發(fā)展的制度基礎
一、制度的內涵與性質
(一)制度與制度安排的內涵
(二)制度的性質
二、制度的分類與結構
(一)制度的分類
(二)制度的結構
三、入學視野中制度的功能
(一)通過制度人獲得社會性本質:作為社會關系的制度
(二)通過制度人保障自己的活動:作為規(guī)則體系的制度
(三)通過制度人獲得穩(wěn)定的預期:作為社會秩序的制度
(四)通過制度人獲得累積的經驗:作為社會文化的制度
(五)通過制度人豐富創(chuàng)造的內容:作為社會結構的制度
(六)通過制度人捍衛(wèi)自己的自由:作為社會籬笆的制度
第三章 制度變遷的主體因素
一、制度變遷的主體根據和目標選擇
(一)制度變遷的內涵及其主體根據
(二)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
(三)制度變遷的目標選擇
二、制度變遷的動力與條件
(一)制度變遷的動力
(二)制度變遷的條件
三、制度變遷的規(guī)律
(一)制度變遷的發(fā)生規(guī)律
(二)制度變遷的實現規(guī)律
(三)中俄兩國制度變遷的比較
第四章 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制度變遷與主體作用
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與基本特征
(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二)中國現代化的基本特征
二、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人與制度的關系分析
(一)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制度變遷的分析
(二)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人的主體作用的分析
三、制度變遷是中國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一)現代制度的基本框架
(二)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現代制度的供給不足
第五章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制度創(chuàng)新
一、中國社會主義的制度選擇和制度創(chuàng)新
(一)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制度設計與人的發(fā)展
(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三、社會進步的動力:“人與制度的互動”
(一)社會的進步取決于和表現為主體性的發(fā)揮
(二)制度創(chuàng)新是中國現代化的根本動因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