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與閃電是面對黑暗的兩種方式,在比較的意義上,溫和的胡適不妨是陽光(且看他那慣見的春陽般的笑容),犀利的魯迅當然更合適是閃電(包括他的眼神和文風)。閃電以它的銳利,可以刺穿黑暗,讓黑暗現(xiàn)出原形。但,閃電并不能驅散黑暗,且復歸于黑暗,同時使黑暗更黑暗——因了它剛才的照亮。當閃電消歇之后,戰(zhàn)勝黑暗的是陽光。和閃電相比,陽光不迅即,卻持久;它不是在黑暗中穿刺,而是在黑暗的外面將黑暗連根拔起。不妨看地平線上的黎明,陽光與黑暗交鋒,黑暗是在陽光面前一步步退卻,消解于無形。胡適和魯迅是中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兩個知識分子。他們兩人思想脈系不同,文化資源有異,價值取向也大相徑庭。他們對20世紀的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分別帶來不同的后果。直到今天,21世紀的中國,依然沒有走出胡魯時代的思想困境和文化格局。當年胡魯的問題,也是今天的問題,當年胡魯的選擇,依然是今天選擇的參照。于是就很想寫一本書,要在呈現(xiàn)胡魯之間的思想差異以及不同的文化追求(包括重新梳理涉及他們兩人的有關事件),從而在胡魯諸種不同的比較中,望能有鑒于21世紀的文化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