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董仲舒學說內(nèi)在理路探析

董仲舒學說內(nèi)在理路探析

董仲舒學說內(nèi)在理路探析

定 價:¥28.00

作 者: 張實龍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古代哲學

ISBN: 9787308055925 出版時間: 2007-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本全新的董學研究著作。作者懷著對古人“假設的同情”的態(tài)度,從人之“本心”出發(fā),以《周易》思維來觀照董子學說,按“意”“ 象”“言”三方面來探析董學內(nèi)在理路。作者認為:社會政治學是董學之 “意”,它發(fā)自于“仁”,散為愛人之心和憂患意識,轉(zhuǎn)為“仁以安人” 、“義以正我”和“必仁且智”,最后落在政治“大一統(tǒng)”和禮樂教化之上。天論是董學之“象”,董氏之“天”是由“天地”、“陰陽”、“五行”共同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意象系統(tǒng),象征著生命大本,凝聚著董子全部的生命體驗?!洞呵铩穼W是董學之“言”,它是董子立“象”達“意”的一個話頭。董子通過體會《春秋》之“辭”,發(fā)揮《春秋》之“例”,從而把握《春秋》之“意”。這本書視角獨特,新見疊出,在董學研究中自有其學術(shù)價值。

作者簡介

  張實龍,男,1964年生,安徽安慶人。父母都是標準的中國農(nóng)民,幼年家境貧寒,17歲時開始工作,先后在家鄉(xiāng)小學、中學擔任語文教師,現(xiàn)為浙江萬里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1998年師從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束景南先生,2001年獲浙江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學位。目前主要從事于中國文化史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先后在《孔子研究》、《浙江學刊》等刊物上發(fā)表相關(guān)學術(shù)論文近二十篇。主持或參與了2項寧波市規(guī)劃課題和2項浙江省規(guī)劃課題。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董學之“意”
 第一章 孔、孟之仁是董學之本
  第一節(jié) 孔、孟之仁
  第二節(jié) 孔、孟之仁是董學之本
 第二章 董子的仁學
  第一節(jié) 以仁安人
  第二節(jié) 以義正我
  第三節(jié) 必仁且智
 第三章 董子的“大一統(tǒng)”論
  第一節(jié) “大一統(tǒng)”的來源和含義
  第二節(jié) 方法論上的“大一統(tǒng)”
  第三節(jié) 文化意義的“大一統(tǒng)”
  第四節(jié) 政治意義的“大一統(tǒng)”
 第四章 董子的教化理論
  第一節(jié) 儒家教化的含義
  第二節(jié) 教化是繼天之所為
  第三節(jié) 董子的人性論
  第四節(jié) 董子的教化系統(tǒng)
中篇 董學之“象”
 第五章 董子之“天”——生命大本之“象”
  第一節(jié) 對董子之“天”的兩種看法
  第二節(jié) “天”為生命大本之“象”自《周易》始
  第三節(jié) 生命是董氏之“天”的核心
  第四節(jié) 董子“天論”中兩個有爭議的命題
 第六章 陰陽五行之氣是生命之天向下貫注之中介
  第一節(jié) 一個完整的意象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陰陽、五行的流傳
  第三節(jié) 董子“陰陽”、“五行”說之真意
 第七章 董子天象的文化成因
  第一節(jié) 殷周之“天命”
  第二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的自然知識
  第三節(jié) 漢人開放、闊大的心態(tài)
下篇 董學之“言”
 第八章 董子闡釋《春秋》的前理解
  第一節(jié) 《公羊傳》與董子
  第二節(jié) 《春秋》的定位
  第三節(jié) 《春秋》的定性
 第九章 董氏《春秋》詮釋學
  第一節(jié) 《春秋》之“意”
  第二節(jié) 《春秋》之“例”
  第三節(jié) 《春秋》之“辭”
  第四節(jié) 董子詮釋《春秋》與生命體驗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