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6~12年級的漢語課堂上,我們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才更有效果?這是兩個大而復雜的問題。在現(xiàn)實的課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是一個整體。“教什么”是“怎么教”的框架和實體;“怎么教”引導并貫徹“教什么”。這套書試圖從一個實際的角度,一個課堂教師的視角來探討這兩個問題。為了論述方便,將6~12年級漢語課堂教學的實際分成“教什么”和“怎么教”兩個部分。先討論“教什么”再講“怎么教”。這套書的什么篇:語用和語法走廊,介紹一系列的集裝板塊。每一個板塊都是圍繞一個話題將語言材料與語言功用串聯(lián)在一起。也就是說,語言的語法結構是按語言的功用挑選組裝在一起的。詞匯是按話題和分類出現(xiàn)的。這樣的設計與組織基于以下的理念:首先,語言的使用目的是交流。語言教學的起點應是有意義和實用的。其二,語法句型和詞匯是表達語意的基本材料,是實際交流的有機組成和實質。第三,6~12年級的學生不是小孩子也非成人。他們是青少年。青少年是一組特殊的學習群體。表達自我與思想、搜尋概念模式、分析批判思考是他們學習的一些特點。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反映、包容、并支助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風格。這套書正是要為課堂教師特別是剛入行的教師服務。為課堂教與學提供清晰的路線圖,一目了然地查閱資料和課堂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