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國際關系21世紀的中日關系

21世紀的中日關系

21世紀的中日關系

定 價:¥28.00

作 者: 金熙德 主編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國際關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6689077 出版時間: 2007-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0開 頁數(shù): 49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政治與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張通過強化日美同盟來防范中國的觀點依然居多,但強調與東亞各國關系特別是對華關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對美關系和對華關系的呼聲日漸高漲。在經濟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對蓬勃發(fā)展的中國市場十分向往,同時又十分擔心日本經濟可能在今后與中國經濟的競爭中一敗涂地。從總體上看,現(xiàn)階段日本的中國研究尚存在著方法落后、觀念陳舊、舉棋不定、猶豫觀望的弊端。基于以上概觀,本書的基本出發(fā)點是:試圖從中國學者的視點就中日關系的現(xiàn)狀與未來趨勢提出一份綜合性的研究成果①。本書旨在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中國的安全利益和發(fā)展利益,進而促進地區(qū)與世界的和平與繁榮,科學地研究2l世紀初期的中日關系發(fā)展趨勢,從中探討中國對日戰(zhàn)略的總體思路和中日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最佳途徑。以此為前提,從自我定位的角度看,本書的研究視角和預期目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本書旨在提出分析中日關系的總體框架,基于理論與對策、歷史與現(xiàn)實相結合的綜合視角,概括中日關系的發(fā)展規(guī)律,預測未來10年,即到2015年時期的中日關系發(fā)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就未來近、中期內中國的對日關系提出對策思路。第二,本書擬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就2l世紀初期中日關系與東亞區(qū)域合作的相互影響進程進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就中國推動東亞區(qū)域合作、處理對日關系的課題提出合理的對策思路。第三,在研究方法和深度上,本書擬運用國際關系領域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和中日關系研究中的最新實證研究成果,力求在中日關系和東亞區(qū)域合作的研究與概括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作者簡介

  金熙德,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國際政治學)、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日本外交、中日關系、東北亞問題。1954年出生,1982年1月延邊大學政治系畢業(yè),1985年1月延邊大學日本哲學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并留校任講師。1986年7月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康涅狄格州立大學政治系從事研究一年。1989年3月起在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攻讀國際政治學。1994年3月獲學術博士學位;同年夏季進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F(xiàn)任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被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考察中日關系的四維視角
第一節(jié) 文明史及現(xiàn)代化論視角——國際環(huán)境層次
一、“西力東漸”與中日關系
二、中日現(xiàn)代化進程的比較
第二節(jié) 戰(zhàn)后中日關系視角——雙邊關系層次
一、中日關系的分析框架
二、中日關系的歷史軌跡
第三節(jié) 東亞區(qū)域一體化視角——區(qū)域合作層次
一、區(qū)域合作視角的緣起
二、東亞區(qū)域合作與中日關系
第四節(jié) 全球化視角——地區(qū)與世界層次
一、全球化與國際關系
二、全球化中的中日關系
第二章 21世紀初中日關系的起點
第一節(jié) 中日復交的共識體系
一、關于“臺灣問題”的共識
二、關于‘嚦史問題”的共識
三、關于“相互安全”的共識
四、關于“釣魚島問題”的共識
第二節(jié) 冷戰(zhàn)后中日關系的新轉折
一、冷戰(zhàn)后初期的中日關系
二、中日關系進入新的調整期
三、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政治摩擦
第三節(jié) 世紀之交的相互關系調整
一、提出構筑“伙伴關系”的目標
二、近年來的一波三折
三、2002年的不和諧音
四、2003~2004年的“政冷經熱”
五、2005年:依然在“政冷’低谷
六、2006年:中日關系實現(xiàn)轉圜
七、2007年:中日關系進入“融冰’階段
第三章 國際環(huán)境與中日關系
第一節(jié) 東亞國際格局的基本特點
一、國際環(huán)境的基本結構
二、冷戰(zhàn)后的國際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東亞安全格局與中日關系
一、東亞安全困境與安全合作
二、各大國的安全戰(zhàn)略
第三節(jié) 東亞經濟形勢與中日關系
一、東亞經濟格局的演變軌跡
二、東亞區(qū)域合作與中日關系
第四章 區(qū)域合作與中日關系
第一節(jié) 東亞合作的歷史與現(xiàn)狀
一、東亞合作興起的全球背景
二、東亞區(qū)域合作發(fā)展過程
三、東亞區(qū)域合作框架的建立
第二節(jié) 中國的區(qū)域合作政策
一、區(qū)域合作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意義
二、中國的區(qū)域合作政策和戰(zhàn)略布局
第三節(jié) 日本的區(qū)域合作政策
一、日本區(qū)域合作政策的轉變
二、日本的東亞區(qū)域合作政策
第五章 中日關系的基礎條件
第一節(jié) 國力對比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
一、國力的界定和分析
二、中日國力各要素的比較
第二節(jié) 社會輿論的異同及變化
一、中日社會輿論的形成模式
二、中日社會輿論的特征及差異
三、中日社會輿論現(xiàn)狀的成因
第三節(jié) 政策互動模式的演變
一、中日雙邊互動的定向與評價
二、中日相互依存的“敏感性”與“脆弱性”
三、中日雙邊互動的調整與控制
第六章 中日經貿關系的發(fā)展趨勢
第一節(jié) 中日經貿關系的發(fā)展軌跡
一、中日貿易
二、直接投資
三、日本對華ODA
四、“政冷經熱”下中日經政關系的特點
第二節(jié) 中日經貿關系的互補性
一、中日經貿合作的互補性
二、中日經貿合作的內在互動機制
三、中日經貿關系雙贏性與依賴關系的變化
第三節(jié) 中日經貿關系的未來走勢
一、面臨的主要難題
二、中日經貿關系未來走勢分析
第四節(jié) “東亞FTA”與中日關系
一、東亞地區(qū)經濟一體化與FTA現(xiàn)狀
二、“東亞FTA'’的現(xiàn)實意義
三、“東亞FTA”的可能性
四、中日FTA與東亞經濟一體化的艱巨性
第七章 中日安全關系的演變趨勢
第一節(jié) 中日安全關系的重新定位
一、中日安全關系的演變軌跡
二、中日安全關系的原則基礎
第二節(jié) 21世紀初的中日安全關系
一、亞太安全局勢的基本特點
二、中日亞太安全戰(zhàn)略比較
第三節(jié) 中日安全合作的前景
一、地區(qū)安全機制的發(fā)展前景
二、中日間的安全困境
三、中日安全合作的若干問題
四、近期中日安全合作事項
第八章 21世紀初期中日關系展望
第一節(jié) 21世紀初中日關系基本特點
一、1972年中日復交的四大條件及其變化
二、21世紀初中日相互作用的新趨勢
第二節(jié) “政冷經熱”的結構分析
一、中日關系的政經互動原理
二、“歷史問題”與“現(xiàn)實利益”的惡性循環(huán)
三、“政冷經熱”的結構分析
四、中日關系的“回暖”趨勢
第三節(jié) 未來中日關系的可能前景
一、東亞經濟與安全格局前景
二、未來中日關系的可能前景
第四節(jié) 中國對日政策的基本思路
一、雙邊層次上的對日政策
二、共同推動東亞區(qū)域合作
后記
作者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