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民族史志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定 價:¥32.00

作 者: 胡云生 著
出版社: 寧夏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專門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27035329 出版時間: 2007-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 363 字數:  

內容簡介

  云生的博士論文是從回族形成與族源多元性、農商相結合的經濟形態(tài)、回族伊斯蘭教的內部運作機制、涵化中的漢文化作用等四個方面展開的,力圖跳出單從回族的角度或僅從回族外的視野探討河南回族社會的歷史變遷,借助歷史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對回族在河南土著化、本土化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影響河南回族社會歷史變遷的因素,特別是伊斯蘭教、漢文化、國家政權在其中的作用,并進一步分析對回族認同的意義。他力圖全方位地展現(xiàn)出河南回族的“中原特色”,但并不限于中原,如對回族認同的討論實際上是立足于全國的。本書從回族形成與族源多元性、農商相結合的經濟形態(tài)、回族伊斯蘭教的內部運作機制、涵化中的漢文化作用等四個方面展開的,力圖跳出單從回族的角度或僅從回族外的視野探討河南回族社會的歷史變遷,借助歷史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對回族在河南土著化、本土化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影響河南回族社會歷史變遷的因素,特別是伊斯蘭教、漢文化、國家政權在其中的作用,并進一步分析對回族認同的意義,力圖全方位地展現(xiàn)出河南回族的“中原特色”。

作者簡介

  胡云生,男,漢族,1969年9月生,河南內鄉(xiāng)人。河南大學歷史專業(yè)本科畢業(yè)。鄭州大學專門史碩士畢業(yè),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畢業(yè),博士師從著名學者葛劍雄先生。長期以來,以河南回族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回族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實地考察了河南100多個縣區(qū)的回族聚居區(qū),幾乎全部收集到了各縣市民族志、宗教志以及各地清真寺的碑刻資料。撰寫了博士論文《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在《民族研究》《回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史學月刊》《抗日戰(zhàn)爭研究》等學術刊物發(fā)表40余篇論文。

圖書目錄

序/葛劍雄
第一章 緒論
 一、對以往回族認同研究的各種解釋
 二、“回回認同”:回族認同研究的歷史起點
 三、選擇河南回族為研究視角的意義
 四、與河南回族相關的研究狀況
 五、基本思路和主要內容
 六、基本史料的運用
第二章 河南回族唐宋時期的源流傳說
 一、河南回族唐宋時期源流傳說的各種版本
 二、河南回族源流傳說文本的來龍解析
 三、祖先追溯與回族的“傳說時代”
第三章 元代河南回回小集中居住方式的形成
 一、回回入豫屯田及分布
 二、回回官宦世家仕籍河南
 三、不容忽視的其他民族成分
 四、回回居住格局與定型化發(fā)展
第四章 明清以來河南回族聚居區(qū)的歷史變遷
 一、河南回回聚居區(qū)分布格局的變遷
 二、影響河南回回聚居區(qū)變遷的因素分析
 三、“大散小聚”居住特點的意義
第五章 河南回族移居傳說的結構分析
 一、“十大回回”保明說與移居源流
 二、洪洞移民與回族祖先同鄉(xiāng)說
 三、祖先追溯與漢族族源
 四、回族的集體記憶與民族認同
第六章 河南回族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歷史變遷
 一、唐宋時期“住豫”蕃客的商業(yè)活動
 二、回族農業(yè)經濟的興起和定型
 三、明清時期回族商業(yè)的轉向
 四、近代回族經濟的民族特色
第七章 河南回族掌教制度的歷史變遷
 一、建立在政教合一上的掌教制度
 二、三掌教制度的確立及發(fā)展
 三、“主位”和“客位”系統(tǒng)的更替
 四、鄉(xiāng)老地位的日漸提升和阿訇聘任制的盛行
 五、分化與整合:掌教制度與回回認同
第八章 河南回族教育的傳承與沿革
 一、河南回族教育的萌芽狀態(tài)
 二、經堂教育的確立與全面發(fā)展
 三、經漢義學的興起與創(chuàng)辦
 四、近代新式學校的興起和回族社團的控制
 五、民族教育與民族認同
第九章 河南回族寺坊制度的歷史考察
 一、河南回族寺坊制度的變遷
 二、河南回族伊斯蘭教教派的分化
 三、回族寺坊寺產的來源與管理
 四、寺坊組織化與民國時期的回族社團
 五、回族寺坊功能與民族認同
第十章 河南回族文化的土著化過程
 一、“二元忠誠”:對真主的信仰與對中國皇帝的忠誠的關系
 二、漢姓與經名:取名習慣的演變
 三、回族語言上的跨文化傳承
 四、婚姻和喪葬儀式的二元化
 五、土著化的內涵與意義
第十一章 結論:回族認同三重關系互動理論的建構
 一、區(qū)別性標識:與非穆斯林的分界
 二、涵化:回族認同中漢文化的作用
 三、協(xié)調與整合:國家政權與回族認同的互動
 四、互動視角中的回族認同
附錄一 論文部分前期成果
附錄二 河南回族漢文碑刻資料輯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