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時代呼喚中國管理哲學
二、走“綜合創(chuàng)新”之路
三、中國傳統文化蘊涵豐富的管理文化資源
四、中國管理哲學的基本特征
五、中國管理哲學的理論架構和管理模式
第一編 管理與人性
第一章 中國管理與人性假定
一、儒家的“為政以德”與孟子的性善論
二、“寬猛相濟”、“禮法合一”的管理之道與茍子的性惡論
三、法家的“循法而治”與韓非的“自為”人性論
四、道家的“無為而治”與“超善惡”的自然人性論
第二編 自我管理
第二章 儒家“三達德”思想與現代儒商人格塑造
一、“儒商”概念是一個歷史范疇
二、“智、仁、勇”的君子人格論
三、塑造具有“四商”品格的現代儒商
第三章 孔子的“三忘”思想與君子的精神境界
一、“發(fā)憤忘食”的勤奮精神
二、“樂以忘憂”的快樂精神
三、“不知老之將至”的不老精神
第四章 老子的“上善若水”與塑造“圣人”品格
一、“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二、“居善地”(“處眾人之所惡”)
三、“心善淵”與“與善仁”
四、“言善信”與“正善治”
五、“事善能”與“動善時”
第五章 道家的“無為”智慧與“自勝者強”
一、“知雄守雌”
二、“和光同塵”
三、“我有三寶”
四、“大巧若拙”
五、“不言之教”
六、“九征”之說
第六章 兵家的為將之德與管理者品格的塑造
一、“利國保民”與管理者的價值取向
二、“為將五德”與管理者的理想人格
三、“將有五?!迸c管理者的大將風度
第三編 立身行事
第七章 孔子的“義以為上”與管理者的道德人生
一、“義以為上”
二、“見得思義”(“見利思義”)
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
第八章 道家的“有無相生”與管理者的經營藝術
一、否定思維與企業(yè)創(chuàng)新
二、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
三、“虛實相資”與填補、創(chuàng)造市場
四、“行使管理權于無形之中”
五、“給人生留下空白”
第九章 道家哲學智慧與管理者的瀟灑人生
一、“身重于物”與“淡泊名利”
二、“少私寡欲”與“知足常樂”
三、“齊生死”與“以死為樂”
四、“上德若谷”與“寬宏大度”
第十章 《孫子兵法》與企業(yè)經營謀略(上)
一、“避實擊虛”與尋求賣點
二、“兵貴神速”與“搶先半步”策略
三、“奇正之術”與企業(yè)的制勝之道
第十一章 《孫子兵法》與企業(yè)經營謀略(下)
一、“迂直之計”與企業(yè)的迂回戰(zhàn)術
二、“攻心奪氣”與企業(yè)的心理戰(zhàn)術
三、“因糧于敵”與企業(yè)的借助策略
第十二章 法家哲學智慧與企業(yè)經營之道
一、開拓市場與名人效應
二、“舍小取大”與“利益雙贏”
三、“競和”理念與出奇制勝
四、“審名”思想與名牌商標
第四編 有為而治
第十三章 儒家的“為政以德”與柔性管理(上)
一、“正己正人”與“自我管理”
二、“為政以德”與“形象管理”
三、“三貴之道”與禮儀文明
第十四章 儒家的“為政以德”與柔性管理(下)
一、“仁愛管理”與“德主刑輔”
二、“以和為貴”與“協調管理”
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與“定位管理”
第十五章 儒家的誠信之道與企業(yè)信用管理
一、樹立信用意識,防止信用流失
二、精心培育企業(yè)員工的信用資源
三、實施企業(yè)信用工程
第十六章 儒家的性情論與企業(yè)的情感管理(上)
一、儒家論情感
二、學會自我控制情緒
三、以情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第十七章 儒家的性情論與企業(yè)的情感管理(下)
一、以情構建系統的激勵機制
二、學會以情用人
三、事業(yè)的成功與“親情”的失落
第十八章 法家的“以法治民”與企業(yè)的剛性管理
一、“以法為本”與現代制度化管理
二、建構企業(yè)多元化的制度管理模式
三、實施制度化管理的基本原則
四、王熙鳳以法協理寧國府
第十九章 法家的“以術治吏”與控制管理
一、“臣主之異利”
二、“察奸之術”
三、“防奸之術”
四、“除奸之術”
五、全面評價韓非的“術治”
第二十章 兵家的“寬嚴相濟”與管理藝術
一、“將能而君不御”與管理者的“分身術”
二、“文武兼施”與管理者的管理藝術
三、“陷之死地然后生”與“危機管理”
第五編 無為而治
第二十一章 道家的“無為而治”與現代科學管理
一、道家“無為而治”的社會內涵
二、在管理上,要“因自然以理事”
三、在市場上,既要“爭”,又要“不爭”
第二十二章 儒家的“無為而治”與“黑箱”管理
一、儒家“無為而治”的內涵和特點
二、“德修于己”與“人自感化”
三、“逸于得賢”與“黑箱”藝術
四、“行其所無事”與“自動化管理”
第二十三章 法家的“無為而治”與“君人南面之術”
一、天道“自然”,人道“有為”
二、“明主治吏不治民”
三、“明君無為于上,群臣竦懼乎下”
四、“虛靜以待”的“自神之術”
第二十四章 黃老學派的“無為而治”與“因循”管理之道
一、“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
二、“治大者不治小”
三、“君無為而臣有為”
四、“因材質而用眾”
第六編 管理境界
第二十五章 中國管理的四種境界
一、“管理實踐”境界
二、“管理科學”境界
三、“管理道德”境界
四、“管理藝術”境界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