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三廢處理與綜合利用再制造與循環(huán)經濟

再制造與循環(huán)經濟

再制造與循環(huán)經濟

定 價:¥68.00

作 者: 徐濱士 等編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循環(huán)經濟研究叢書
標 簽: 經濟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190383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12 字數:  

內容簡介

  《再制造與循環(huán)經濟》從德國的地理、歷史、社會、經濟等基本國情入手,內容不僅涉及自然資源、生產資源和廢物資源的合理規(guī)劃、科學管理和最優(yōu)配置,還重點研究了德國社會資源的有效安排,包括社會經濟政策、機制制度、法律法規(guī)、文化教育的協調配合,以及全社會各層次主體道德意識的培育形成,社會責任的明確和合理分擔等。同時精選典型的案例,加以系統的分析,就如何借鑒德國經驗,有效治理中國面臨的資源枯竭問題,引導全社會生產、分配逐步走上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從而促進國家經濟長遠發(fā)展,闡述了作者獨到的見解,最終提出了中國推進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的應采取的建議措施。書中以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緊密聯系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和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的需求,闡述了再制造工程的內涵、學科體系、再制造在循環(huán)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綜述了國內外再制造的情況,從產品多生命周期理論、再制造產品的可靠性、產品的再制造特性、再制造產品的壽命預測、再制造模擬與仿真等5個方面探討了再制造的基本理論,介紹了再制造使用的先進技術,分析了再制造物流管理和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列舉了發(fā)動機再制造、機床再制造和復印機再制造實例。書中重點介紹了作者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匯集了國內外的相關資料。

作者簡介

  徐濱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裝備維修工程及表面工程專家。1931年生人,1954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機械制造與焊接專業(yè)。1954-1961年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1961年至今任裝甲兵工程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1988年任裝甲兵工程學院副院長。1991年至今任全軍裝備維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及裝甲兵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少將,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兼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表面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和編輯出版委員會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熱噴涂與堆焊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兵工學會焊接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產學研設備工程開發(fā)推廣中心主任、《中國表面工程》雜志編委會主任、《機械工程學報》雜志編委會副主任、《中國設備管理》雜志編委會副主任,并在北京工業(yè)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任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徐濱士院士是我國設備維修和表面工程學科的倡導者和開拓者之一。他在國內首次大規(guī)模地將等離子弧噴涂技術應用于裝甲車輛薄壁磨損零件的修復,并建立了等離子弧噴涂工藝參數優(yōu)化數學模型,獲1982年軍隊科技成果一等獎,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系統地研究開發(fā)了電刷鍍設備、鍍液和工藝,以鎳合金鍍層代替槽鍍鉻鍍層,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國家重點工程設備和裝甲車輛現場修復的關鍵技術問題,并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高硬度裝甲鋼低溫焊修研究”獲1989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他采用優(yōu)質高效高速電弧噴涂技術攻克大型艦船等鋼結構在海水中的腐蝕和電廠鍋爐管道熱腐蝕難關,并獲1997年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另外他還承擔了國家95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研制開發(fā)了高速射流電弧噴涂設備及粉芯材料。徐濱士院士是我國最先倡導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表面工程學科的,他主編的《表面工程與維修》獲1998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他發(fā)明的“雙相自強化耐磨合金”等獲得了四項發(fā)明專利。他還出版了多部專著,如:《維修焊接》、《等離子噴涂與堆焊》、《焊接手冊》第一卷中“熱噴涂”一章等。迄今為止,他以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和期刊雜志上發(fā)表了“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China of the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等離子噴涂技術的新進展”、“發(fā)展優(yōu)質高效的表面新技術——電弧噴涂技術”“Application of electric arc spraying technique to enhance corrosion resistace of steel structures on ships”等共100余篇學術論文。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1章 再制造在循環(huán)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1.1 再制造工程的內涵
1.1.1 再制造工程
1.1.2 再制造在產品全壽命周期中的地位
1.1.3 再制造與維修和再循環(huán)的區(qū)別
1.1.4 再制造工程的學科體系
1.2 循環(huán)經濟的基本原則
1.2.1 循環(huán)經濟的本質與特點
1.2.2 再制造與循環(huán)經濟
1.2.3 廢舊機電產品循環(huán)利用的三個水平
1.2.4 循環(huán)經濟的四個層次
1.3 再制造對循環(huán)經濟的貢獻
第2章 再制造工程的國內外發(fā)展狀況
2.1 再制造工程的發(fā)展背景
2.1.1 緊迫的社會發(fā)展需求
2.1.2 充足的再制造資源
2.1.3 良好的物質基礎
2.1.4 顯著的綜合效益
2.1.5 先進的技術支撐
2.2 國外機電產品再制造現狀
2.2.1 美國再制造業(yè)總覽
2.2.2 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
2.2.3 工程機械的再制造
2.2.4 國防工業(yè)的再制造
2.2.5 其他行業(yè)的再制造
2.3 國內再制造工程研究、應用和創(chuàng)新成果
第3章 再制造與產品多壽命周期
3.1 產品壽命周期理論
3.1.1 產品壽命周期概念
3.1.2 產品壽命周期設計
3.1.3 產品壽命周期評價技術
3.2 產品多壽命周期工程與再制造工程
3.2.1 產品多壽命周期工程
3.2.2 再制造形成廢舊產品新的壽命周期
3.3 產品再制造的環(huán)境與技術經濟分析
3.3.1 再制造產品壽命周期評價的優(yōu)勢
3.3.2 產品經濟壽命的確定
3.3.3 產品再制造的技術經濟分析
3.3.4 產品壽命周期環(huán)境費用
3.3.5 產品再制造的綜合效益評價
第4章 再制造產品的可靠性
4.1 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概述
4.1.1 可靠性基礎知識
4.1.2 維修性基礎知識
4.1.3 保障性基礎知識
4.2 再制造產品的可靠性分析
4.2.1 產品再制造的質量要求
4.2.2 一般產品的故障規(guī)律
4.2.3 常見故障分布的數學模型
4.2.4 可再制造系統可靠性統計分析
4.2.5 復雜設備故障率曲線
4.2.6 再制造系統的可靠性分析
4.3 提高再制造產品可靠性的措施
4.3.1 產品的再制造性及可靠性設計
4.3.2 在產品再制造中保證其可靠性要求
4.3.3 產品使用中的延壽措施
第5章 產品再制造設計基礎
5.1 產品的再制造性
5.1.1 產品的再制造特性
5.1.2 再制造性與再制造性工程的定義
5.1.3 再制造性的要求及其確定
5.1.4 再制造性建模
5.1.5 再制造性分配
5.1.6 再制造性預計
5.1.7 再制造性分析與綜合權衡
5.1.8 再制造性設計準則
5.1.9 再制造性試驗與評定
5.1.10 廢舊產品的再制造性評價
5.2 再制造產品壽命預測
5.2.1 壽命預測在再制造中的地位與作用
5.2.2 材料的失效模式
5.2.3 壽命預測方法
5.2.4 壽命預測實例--車輛扭力軸疲勞壽命預測
5.3 再制造模擬與仿真
5.3.1 再制造工程中計算機輔助技術的特殊問題
5.3.2 再制造計算機輔助工程中的常用數值方法Ⅰ--有限單元法應用舉例
5.3.3 再制造計算機輔助工程中的常用數值方法Ⅱ--有限差分法應用舉例
第6章 再制造應用的高新技術
6.1 表面工程技術
6.1.1 概述
6.1.2 納米復合電刷鍍技術
6.1.3 微/納米等離子噴涂技術
6.2 材料制備與成形一體化技術
6.2.1 高速電弧噴涂技術(HVAS)
6.2.2 激光再制造技術
6.3 再制造快速成形技術
6.3.1 傳統非金屬材料快速成形技術概述
6.3.2 傳統非金屬材料快速成形技術在制造業(yè)中的應用
6.3.3 金屬直接快速成形技術及其在制造業(yè)中的應用
6.3.4 外國軍隊裝備再制造快速成形探索研究
6.3.5 微束等離子快速成形
6.4 修復熱處理
6.4.1 概述
6.4.2 修復熱處理原理
6.4.3 蠕變損傷材料的修復熱處理
6.4.4 疲勞損傷材料的修復熱處理
6.4.5 工具鋼的修復熱處理
6.4.6 金屬材料內部裂紋高溫愈合
6.5 虛擬再制造技術
6.5.1 虛擬再制造概念
6.5.2 虛擬再制造體系
6.5.3 虛擬再制造技術與相關學科技術的關系
6.5.4 虛擬再制造應用前景
6.6 自修復技術
6.6.1 自修復技術內涵
6.6.2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6.6.3 自修復技術研究
6.6.4 自修復技術展望
6.7 產品性能提升再制造
6.7.1 產品性能提升再制造的內涵
6.7.2 產品性能提升再制造的基本原則
6.7.3 產品性能提升再制造的主要內容
第7章 再制造工程中的物流管理
7.1 概述
7.1.1 再制造物流的內涵
7.1.2 再制造物流的驅動因素
7.1.3 構建再制造物流的重要意義及面臨的問題
7.1.4 再制造物流的特點
7.1.5 再制造物流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7.1.6 再制造物流管理初探
7.1.7 再制造物流體系的發(fā)展趨勢
7.2 廢舊機電產品回收與拆解的管理
7.2.1 廢舊機電產品的回收管理
7.2.2 廢舊機電產品的拆解管理
7.3 再制造生產中的物流管理
7.3.1 再制造生產與新品制造的區(qū)別
7.3.2 再制造生產的特點
7.3.3 再制造生產計劃和調度
7.3.4 再制造庫存管理
7.3.5 再制造物流信息管理
7.4 再制造產品營銷中的物流管理
7.4.1 影響再制造產品銷售的主要因素
7.4.2 再制造產品銷售服務的主要內容
7.4.3 銷售產品的服務--一種成功的再制造產品銷售模式
第8章 再制造工程中的生產者延伸責任制
8.1 生產者延伸責任制概述
8.1.1 生產者延伸責任的概念
8.1.2 生產者延伸責任的要素
8.2 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的產生背景
8.2.1 污染者付費原則的確立
8.2.2 產品壽命周期分析理論的發(fā)展
8.2.3 企業(yè)社會責任理論的發(fā)展
8.3 國外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相關立法
8.4 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的實踐
8.5 再制造工程中確立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的意義
第9章 再制造工程應用實例
9.1 車輛發(fā)動機再制造
9.1.1 發(fā)動機再制造的內涵及意義
9.1.2 發(fā)動機再制造工藝流程
9.1.3 發(fā)動機再制造質量保證體系
9.1.4 發(fā)動機再制造的效益分析
9.1.5 表面工程技術在發(fā)動機再制造中的應用
9.2 機床再制造
9.2.1 舊機床再制造的背景
9.2.2 舊機床再制造工藝
9.2.3 某修理廠舊機床再制造實例
9.3 復印機再制造
9.3.1 復印機再制造發(fā)展概況
9.3.2 施樂復印機再制造簡介
9.3.3 復印機再制造工藝
9.3.4 復印機再制造效益分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