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礎與臺基工程
1.1 古時測量儀具
1.2 普通臺基石活組成
1.3 臺明的結構
1.4 踏跺的結構
1.5 踏跺構件
1.6 埋頭的結構
1.7 須彌座式的基本構成
1.8 須彌座層次比例
1.9 須彌座的施工
1.10 石須彌座高度的確定
1.11 房屋矩形臺基的放線
1.12 石欄桿
1.13 柱頂石的形式
1.14 攔土墻
1.15 門石、檻石
1.16 矩形建筑臺基放線
1.17 平面為多面形的臺基放線
2 古建筑砌體
2.1 磚的各面在加工中的名稱
2.2 “五扒皮”磚的加工方法
2.3 灰縫形式
2.4 砍磚的質量檢查
2.5 磚雕的基本方法
2.6 古建墻面磚縫排列形式
2.7 落膛心做法
2.8 五出五進做法
2.9 圈三套五做法
2.10 方磚、條磚的陡砌做法
2.11 什樣錦做法
2.12 山墻的類型及各部名稱
2.13 硬山山墻的外立面形式
2.14 山尖
2.15 墀頭構造
2.16 墀頭看面形式
2.17 琉璃博風
2.18 琉璃墀頭
2.19 盤頭
2.20 平臺式房屋的山墻
2.21 后檐墻的常用做法
2.22 后檐磚與山墻撥檐磚的交圈處理
2.23 后檐墻磚檐的結構
2.24 墻帽
2.25 磚券的構造與施工
2.26 影壁的類型
2.27 影壁的構造
3 大木工程
4 屋面工程
5 地面工程
6 木裝修工程
7 彩畫工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