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塔薩神學美學思想研究》對《神學美學》文本的研究亦不以全面介紹其內容為要,而是注重發(fā)現(xiàn)各卷冊當中具有結構性意義的重要觀點和內容,以期勾勒出這一思想體系的大致輪廓。首卷名為《觀看形式》,“基督形式”是其核心內容,也是神學美學的中心形式。圍繞著該形式,巴爾塔薩借用現(xiàn)代美學模式,分別從主、客觀兩方面詳細論證了神學審美的主客觀條件,即:人如何能夠“觀看”神圣之美的形式,以及該形式具有什么樣的特征等。此卷被作者稱為神學美學的第一階段:“基礎神學”部分,是為整部書的理論總綱;第二卷《神學風格研究》將神學美學帶入歷史維度,逐一展現(xiàn)了基督教神學思想史上12種閃耀著神圣榮耀光輝的神學。依其思想主旨及與教會的關系,這12種神學又被分為《教士風格》和《平信徒風格》兩大類。如果說第一卷是從理論上證明了神學美學的可能性與必然性,這一卷內容則是神學美學的現(xiàn)實性呈現(xiàn)。兩類風格的劃分異常鮮明地體現(xiàn)出巴爾塔薩以“上帝之榮耀”為中心、具有濃厚的古典主義色彩的神學史觀;第三卷又分兩部分。前半部分仍然延續(xù)了歷史維度,不過其視角則從神學史轉入西方精神(形而上學)歷史,以更為宏大的視野考察人類追尋、回應上帝榮耀之美的歷程,名為《形而上學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