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人物感知和人際交流技巧
印象的形成
非言語交流
目光接觸和其他的語言調節(jié)方法
言語交流和非言語交流之間的關系
小結
補充讀物
第二章 歸因、偏見和定勢
歸因
偏見和定勢
種族主義和社會同一性理論
小結
補充讀物
第三章 錄用、選拔與培訓
心理測試是否應當使用
心理測試怎樣提供幫助
心理測試應著眼于哪些品質
警察錄用中應關注什么品質
心理測試無法解決哪些問題
測量的方面穩(wěn)定與否
怎樣對測試進行評估并確定其有效性
職務分析和綜合測量
培訓中心理學的可接受性
應該由誰組織培訓
小結
補充讀物
第四章 攻擊與暴力
定義攻擊和暴力
攻擊作為一種天生的驅使
攻擊是對外部刺激的反應
攻擊是一種習得反應——社會學習理論
對不同形式攻擊的態(tài)度
警察暴力
小結
補充讀物
第五章 感知和記憶
感知活動能否像一部攝像機
司法系統(tǒng)是否對目擊證人有不現實期望
感知的過程是怎樣的
感知是一個習得的過程
感知是一個構建的過程
感知的不準確性和偏見
背景效果
選擇性和感知
記憶——儲存和提取信息
記憶的轉變
提問用詞的重要性
在特定情況下,記憶改變的可能性是否更大
證人回憶時可能受影響的因素
小結
補充讀物
第六章 提取信息
第七章 訊問犯罪嫌疑人
第八章 壓力與警務
第九章 犯罪模式與犯罪人特征剖析
第十章 劫持人質談判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