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就是保護人身安全,特別重視對廣大人民群眾人身安全的保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該法采納了過錯推定原則,體現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法治精神,凸顯了法律對生命的尊重,也彰顯了交通管理以人為本的基本準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一年多來,全國道路交通調控成效漸顯?但在實際操作中,也面臨很多困境:其主要焦點在于:是否有合理的保險制度與之相配套,真正由社會保險系統(tǒng)分擔"不幸后果"的風險;是否有合理的補償數額限制,以使這種保險制度能夠持續(xù)下去以及事故責任劃分難,等等。鑒于此,我們特向全國交通管理部門有針對性的約稿,主要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認識,執(zhí)法中存在的問題及難題,實際操作中的經驗、案例進行了交流,以便更好地實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隨著我國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城市建設規(guī)模的不斷擴展,道路交通建設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變化對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人民法院對交通事故案件的審判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課題。而交通事故鑒定與賠償就是一項廣為社會關注的重大熱點問題。為此,我們特組織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等部門的專家、學者,歷經半年時間,編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與賠償》一書。該書內容翔實,資料新穎,切實做到了權威性、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實用性相統(tǒng)一,對以后的工作起到切實可行的指導作用? 本書的編寫以傷殘事實為依據,以法律、法規(guī)和法律性文件為準繩,以醫(yī)學要件為標準。具有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等特點。該書全面介紹了道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與賠償的相關知識,并對傷殘等級劃分原則作了擴大性列舉。為便于道路交通工作者的經驗交流,我們邀請了部分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領導擔任本書的編委,他們從來電來稿中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中肯的建議,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較大的突破,在此深表感謝!同時,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也得到了社會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不可否認,本書在編著過程中,由于時間倉促,以及道路交通工作的博大精深,再加上道路交通工作是一個不斷發(fā)展變化和創(chuàng)新的工作,所以難免有些紕漏,在此,謹希望本書在對您有所幫助的同時,也得到您的寶貴意見及建議,懇切希望批評指正。 編者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