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電視連續(xù)劇《星火燎原》描繪了紅一方面軍自成立以后至長征開始之前的五年時間內的革命戰(zhàn)斗的歷史,全面地反映了中央蘇區(qū)的興衰沉浮和革命的艱難曲折。 1930年,紅一軍團奉中央之命攻打南昌,紅三軍團攻打長沙。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毛澤東命軍隊窺視南昌、牛行站八一示威,使紅一軍團跳出強敵重圍;紅三軍團攻下長沙,不久為敵所迫,終于放棄且被敵追擊?!〖t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在文家市會師后,組建紅一方面軍。紅一方面軍再攻長沙,不克。毛澤東審時度勢,從長沙撤圍,轉而攻下吉安?!笆f工農下吉安”,大大地震驚了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調十萬大軍,命魯滌平、張輝瓚對紅軍進行第一次大“圍剿”。毛澤東力排眾議,誘敵深入,彭德懷一言九鼎,率三軍團渡江,與一軍團捏成一個拳頭。毛澤東小布運籌,龍岡活捉張輝瓚。紅軍繳獲敵十八師電臺,俘獲無線電人員,自此,第一支紅軍無線電隊成立。 何應欽提統(tǒng)二十萬大軍,分五路對紅軍第二次“圍剿”,此敵情被紅軍無線電偵悉。毛澤東、朱德定計,中洞設伏,首先殲滅王金鈺、公秉藩部,接著橫掃七百里。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 一個月以后,蔣介石親自掛帥,調集三十萬大軍對紅軍第三次“圍剿”。毛澤東誘敵深入,大膽迂回,千里回師,率紅軍在重敵縫隙中捕捉戰(zhàn)機。黃公略大義滅親,挫敗蔣介石的反間計。紅軍六戰(zhàn)五勝一平,打垮蔣介石嫡系部隊。 紅軍三次反“圍剿”的勝利,使贛南閩西紅色區(qū)域連成一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毛澤東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民政權的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促使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愛國將領趙博生、董振堂戰(zhàn)場起義的決心。第二十六路軍在中革軍委的指導下舉行寧都暴動,一萬七千將士參加紅軍;臨時中央命令紅一方面軍攻打贛州,毛澤東力排眾議反對打贛州,在紅軍攻打贛州失利的情況下,毛澤東趕到戰(zhàn)場挽救危局。之后,紅軍下龍巖,克漳州。上海臨時中央博古等人來到中英蘇區(qū)大反羅明路線,排斥毛澤東。毛澤東在困境中相忍為黨,抓政權建設、抓經濟建設、抓文化教育建設,以支持周恩來、朱德指軍第四次反“圍剿”。第五次反“圍剿”在博古、李德的指揮下遭到失敗。毛澤東和紅軍踏上漫漫長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