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論 以權利看待農民
(一)農民問題實質上是權利問題
(二)國際人權憲章與中國農民權利
(三)農民主要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評析
(四)農民主要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評析
(五)農民維權抗爭與中國政治發(fā)展
一 農民的平等權
(一)平等:人類文明的基本信條
(二)二元社會結構中農民的不平等地位
(三)反歧視:國際視野與中國選擇
二 農民的生命權
(一)生命權的涵義
(二)生命權的立法保障
(三)農民生命權面臨的幾個問題
(四)以人為本,尊重生命
三 農民的人身權
(一)人身權的涵義及立法保障
(二)轉型期農民人身權保護失靈
(三)中央、地方與農民的博弈
(四)底線權利與社會正義
四 農民的遷徙自由權
(一)遷徙自由是一項基本人權
(二)農民遷徙自由權的喪失與復歸
(三)以自由看待發(fā)展
五 農民的結社權
(一)結社自由與法律保障
(二)中國農會的歷史考察
(三)公民社會、利益集團與農民組織
(四)重建中國農會的幾個問題
六 農民的參政權
(一)政治參與和參政權:概念辨析與界定
(二)農民政治參與:方式和趨勢
(三)農民參政權:特征及張力
(四)結語:新世紀、新農村、新農民
七 農民的自治權
(一)自治與自治權
(二)地方自治及其歷史發(fā)展
(三)中國地方自治的演變
(四)村民自治與自治權生長
八 農民的信訪權
(一)信訪權:中國特色與憲法淵源
(二)信訪制度的缺陷與政治認受性流失
(三)信訪制度改革與信訪權利保障
九 農民的土地財產權
(一)財產權利、個人自由與國家繁榮
(二)集體所有、家庭承包與產權變遷
(三)產權殘缺、利益博弈與社會沖突
(四)農民參與、憲法秩序與農地改革
十 農民的受教育權
(一)教育和受教育權
(二)農民受教育權的危機與轉機
(三)基于權利的教育變革
十一 農民的社會保障權
(一)社會保障權:農民的一項基本權利
(二)農民社會保障權的缺失與生長
(三)和諧社會構建與執(zhí)政能力建設
十二 農民的健康權
(一)健康權及其法律保護
(二)中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演變
(三)城鎮(zhèn)醫(yī)療體制改革與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重構
(四)農民健康安全面臨新挑戰(zhàn)
(五)世界醫(yī)療制度與中國醫(yī)改方向
十三 農民的文化權
(一)文化權:人權法淵源與國家政策
(二)農村文化狀況調查的基本情況
(三)農民的文化生活與文化消費
(四)農村文化公共服務:需求與供給比較
(五)農村文化體制改革:農民與干部視角
(六)農村文化建設與文化權利保障
十四 農民的環(huán)境權
(一)環(huán)境危機與環(huán)境權的提出
(二)環(huán)境權的概念和內容
(三)國際社會保護環(huán)境的努力
(四)中國環(huán)境保護的歷程
(五)農村環(huán)境惡化與農民環(huán)境權
(六)以環(huán)境權為中心改善農村環(huán)境
結語 不斷提高中國農民享受人權的水平
(一)農民權利的憲法保障
(二)走出興亡百姓苦怪圈
(三)從農民權利到公民權利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