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1
第1章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中間階級
1.1 階級概念的基本限定/17
1.2 中間階級的矛盾地位/28
1.2.1 幾種“中間階級”定位觀點的批判/28
1.2.2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間階級的矛盾地位/33
1.2.3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間階級的分類/34
第2章 階級分析的一般框架與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
2.1 對羅默剝削理論的補充修正/38
2.2 階級分析的一般框架/49
2.2.1 階級分析一般框架的構成/49
2.2.2 階級分析一般框架的層次/53
2.3 對中間階級的深入闡述/5r
2.4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59
第3章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結構理論的經驗驗證
3.1 經驗驗證之一:爭議性工人階級定義的判別/67
3.1.1 判別的具體策略、標準與方"~/69
3.1.2 判別變量的具體操作過程與標準/75
3.1.3 基于剝削的工人階級定義的優(yōu)勢/79
3.2 經驗驗證之二:瑞典與美國社會階級結構的比較/89
3.2.1 階級地位分布狀況的比較/90
3.2.2 階級構成的家庭狀況比較/93
3.2.3 階級構成的收入狀況比較/99
3.3 經驗驗證之三: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的關系/103
3.3.1 階級意識概念的重釋/103
3.3.2 階級意識構成的假設/109
3.3.3 階級意識構成的驗證/110
第4章 工人階級力量與資本家利益共進的階級妥協(xié)理論
4.1 階級妥協(xié)的現實條件、發(fā)生領域、理論淵源及策略基礎/124
4.1.1 階級妥協(xié)的現實條件/124
4.1.2 相關概念的界定/127
4.1.3 階級妥協(xié)的發(fā)生領域/128
4.1.4 階級妥協(xié)的理論溯源及策略基礎/129
4.2 階級妥協(xié)的策略博弈及其模式/133
4.3 積極的階級妥協(xié)的曲線模式分析/141
4.3.1 反向J型曲線關系產生的因果機制/142
4.3.2 對階級妥協(xié)的全社會范圍分析/148
4.3.3 工人階級利益與階級妥協(xié)曲線/152
4.3.4 無法達到的區(qū)域/153
4.4 階級妥協(xié)的變化范圍/158
4.4.1 全球化和國際競爭對工人力量和資本家利益曲線的影響/158
4.4.2 對工人階級聯(lián)合力量的前景的分析/161
結束語
一、賴特階級理論的核心思想與主要目的/164
二、賴特階級理論的合理性與現實意義/169
三、賴特階級理論的局限性/181
參考文獻/189
后記/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