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雕塑藝術,是自成體系、博大精深的中國雕塑藝術的重要組成。與“泥人張” “面人湯”同時期涌現的“范振華雕塑”,是一種堪稱民間藝術杰出代表的木雕藝術。“范振華”是十九世紀初至中葉活躍于中國南方的一個重要雕塑世家和品牌作坊的代名詞。如今,國人對其所知甚少,有關資料特別是原作也所存不多。然而,只要翻閱歷史,我們便可以從檔案記載和學者記述中,感受到“范振華雕塑”藝術成就的輝煌以及它在中國民間藝術中的重要地位。范氏世家通過道釋經典深入領會宗教精神,繼承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傳統(tǒng),認真研習佛教、道教造像法式,深刻領會傳統(tǒng)雕刻技法精微,以至在中國佛教、道教造像領域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民間木雕藝術。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范氏雕刻世家摸索和總結出一整套獨樹一幟的造像技法。幾代范氏雕刻傳人都善于運用傳統(tǒng)技法處理造像的布局、形態(tài)和比例關系,每每使用夸張手法對形體做簡潔處理,形象和表情刻劃特別注重人物性格的表現,并運用彩繪裝飾手段把雕塑、繪畫和圖案融為一體。范氏雕刻作品注重整體,不事瑣屑,洗練清新,意味雋永,面貌獨特,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裝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