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女性群體的時間配置現(xiàn)狀如何?我們?yōu)槭裁匆M行這樣的配置而不是那樣的配置?除了生理性別決定的母親的天性外,是否還存在著其他相對重要的影響因素?基于這問題,《已婚女性的時間配置研究》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已婚女性參與市場勞動后,獲得了與男性相同的時間構成模式,這是時代的進步。但近年來許多國家尤其在經濟轉型期的國家,已婚女性的時間配置發(fā)生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已婚女性從個體的角度出發(fā)配置時間而非遵循家庭效用最大化原則。伴隨著個體支配時間能力的提高,家庭作為一個組織的效率越來越低,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已不能完美解釋已婚女性的時間配置。建立一個更為綜合的理論解釋框架用以分析已婚女性的時間配置過程,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政策顯得越來越有必要。導論通過回顧“婦女回家”的爭論引出《已婚女性的時間配置研究》探討的問題,確定分析影響已婚女性時間配置的因素是研究的重點。在綜合分析評述有關女性時間配置的社會學理論和經濟學理論的過程中,以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借鑒社會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對已婚女性的時間配置問題進行研究,認為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著深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最后說明研究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