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創(chuàng)造了消費文化,消費一切可能消費的東西,包括孩子們的未來。但我們的商品來源、加工過程和生產過程是如此地分散,因此我們消費者不可能理解這種生活方式對生物圈的影響。這種以美國為標準的過度消費、炫耀性消費、攀比性消費等競爭性或強迫性消費的目的是要加重我們的不滿足和依賴性,因此消費水平的總體增長并沒有提高人們的福利,并使消費者產生一種揮之不去的不滿足感,從而導致在現代消費社會里上演著一幕幕消費悲劇。由此全球范圍展開了一場消費模式的可持續(xù)性和公正性大討論,有的主張產業(yè)、生產和消費都需要調整,即用質量來衡量經濟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是要根除消費而不是產生浪費。本書就是這樣一些真正關心地球未來的人士的嚴肅的思考和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