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是對于較壞的人的摹仿,然而,“壞”不是指一切惡怖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種是滑稽?;氖挛锸悄撤N錯誤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傷害,比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結合中國近三十年來的社會轉型狀況,對1977年以來中國喜劇電影與社會意識形態(tài)變遷之間的隱秘而復雜的關系進行梳理和分析,描述喜劇電影所呈現(xiàn)的文化圖景,運用歷史考古學方法,對喜劇電影在社會轉型中所扮演的文化角色和發(fā)揮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作用進行探討。21世紀,在“發(fā)展夢”與“富強夢”的感召下,中國喜劇性地進入了全球化進程,將民族自信重新確立,喜劇電影以中國式的“狂歡”與國際接軌、對話,并見證了社會與時代轉型的歷史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