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全2冊)》即《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去掉“插圖本”三字而成,突破日人(日人又是依于西洋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四期之陳列,而“就文學史上的自然的進展的趨勢”,把“中國文學史”分為古代、中世、近代三期:古代文學“純然為未受有外來的影響的本上文學”,“純然為詩和散文的時代”;中世文學開始于東晉,是佛教文學開始大量輸入時期,“是印度文學和中國文學結婚的時代”;近代文學開始于時代嘉靖時期,“即開始于昆劇的產生及長篇小說的發(fā)展之時”。范寧以“超前”與“偉大”評奉書:“《插圖奉中國文學史》的資料是豐富多彩的,有些資料是前此所有文學史下曾接觸過,就這方面說,它是超前的,其中某些觀點也是新穎的。作行(者)為了立論有根有據(jù),搜集資料是勤勞的,令人欽佩的。它的貢獻也是偉大的,……有些地方也有獨自的見解,如對蔡琰的《悲憤詩》的真?zhèn)闻袛嗉词?。”吳世昌以“錯誤”與“無與倫比”評《中國文學史(全2冊)》:“鄭先生最根本的錯誤,是在寫書的時候,不以文學作品奉身為中心,而以各代史書中什么文苑傳、文學傳的人名單為中心特別是宋元前的部分。因此,就產生了兩種最嚴重的謬誤……”“平心而論,鄭先生這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中,以言贍博 特別是近代部分——可說是無與倫比。如果讀者能取這書之長而善讀之,當能得到這《中國文學史(全2冊)》對于他們的益處。也很希望鄭先生自己或其他學者,仍就現(xiàn)有材料,更作精審的研究和著述,完成一部比較完善的中國文學史?!毙翔F華以“不同凡響”評奉書:“首無比較嚴密的使用分期體制的是鄭振鐸著《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他的史著與同類相比堪稱‘白眉’,不僅第一次建立了中國文學史系統(tǒng)性的體系,而且識見不同反響……這就創(chuàng)制了《插圖奉中國文學史》明晰、流暢的格調和以文學為王旋律的時空視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