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權力、主體、話語:20世紀40-70年中國文學研究

權力、主體、話語:20世紀40-70年中國文學研究

權力、主體、話語:20世紀40-70年中國文學研究

定 價:¥33.00

作 者: 李遇春
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2235170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51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導論部分對本書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展開必要的論析。本書的研究視角為“權力(文化)-主體(心靈)-話語(文學實踐)”。相應的研究方法為:權力的視角與心靈的視角相結合,文化分析(意識形態(tài)分析)與心理分析相結合。為此,導論闡述了權力與文化的關系、權力與主體的關系,以及權力、主體與話語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其中還重點界定了“權力”、“主體”和“話語”等核心概念的特定內(nèi)涵。第一章論述建構紅色文學秩序的歷史語境,即五四落潮后現(xiàn)代中國文學逐步發(fā)生的話語轉型現(xiàn)象。第二章圍繞“革命文藝生產(chǎn)范型”,具體分析紅色文學話語秩序的建構模式及其內(nèi)在運作機制。第三章集中分析置身于紅色文學秩序中的中國作家的主導性話語屈從立場。第四章集中分析置身于紅色文學秩序中的中國作家被壓抑的話語反抗立場。第五章集中分析置身于紅色文學彾中的中國作家的一種特殊的話語懺悔立場。第六章集中分析置身于紅色文學彾中的中國作家的話語疏離立場。結語部分首先總結了置身于紅色文學秩序中的中國知識分子(作家)的內(nèi)心沖突,然后探討了沉陷這種文化心理困境之中的中國作家如何超越困境的問題。

作者簡介

  李遇春,1972年生,湖北新洲人?,F(xiàn)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和文學批評。1990年進入湖北大學行政管理系學習。1996—2002年就讀于武漢大學中文系,先后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在《文學評論》、《小說評論》等雜志發(fā)表論文40余篇。本書是作者的第一部學術專著,另有《中國文學編年史·當代卷》(第二主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各一項,協(xié)助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

圖書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 權力與文化
二 權力與主體
三 權力、主體與話語
第一章 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話語轉型
第一節(jié) 知識型與文學話語轉型
第二節(jié) 五四啟蒙知識型及其文學話語范型的初建
第三節(jié) 從啟蒙文學話語范型到革命文學話語范型
第二章 紅色文學話語秩序的建構
第一節(jié) 話語外部的排斥程序
  一 文學話語禁區(qū)的設置
二 文學話語等級的構筑
第二節(jié) 話語內(nèi)部的提純程序
一 演繹型思維定勢
二 本質主義
三 歷史決定論
第三節(jié) 話語生產(chǎn)的組織程序
第三章 話語屈從立場:對自我的逃避
第一節(jié) 焦慮與文化認同
第二節(jié) 理想人格與革命英雄情結
一 革命英雄情結的心理發(fā)生機制
二 革命英雄情結的普遍性
三 理想化策略的運作方式
第三節(jié) 文化戀父情結
一 戀父情結的文化闡釋與文化淵源
二 文化閹割情結與人物形象塑造的非性化
三 父權崇拜與男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父性化
第四節(jié) 完美主義社會性格
一 作為社會性格的完美主義
二 完美主義人物形象的心理分析
三 革命作家的完美主義社會性格生成的心理-文化動因
第四章 話語反抗立場:對自我的堅守
第一節(jié) 被壓抑的啟蒙英雄情結
第二節(jié) 反抗者的心理畫像
一 自我投射:“人”與“物”
二 體驗“他者”:“中間人物”與“邊緣人物”
三 回歸自我:心理獨白與心靈對話
第三節(jié) 文化審父的心理潛影
一 文化審父的歷史源流
二 神圣意象的顛覆
三 現(xiàn)代性的父子沖突
第五章 話語懺悔立場:在屈從與反抗之間
第六章 話語疏離立場:對自我的尋找 
結語:超越困境
參考文獻
后記
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