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居住在恒河兩岸的3億5千多萬人口而言,恒河意味著生命之源。恒河水滋養(yǎng)著他們生活的生活,沐浴著他們的身軀,載著他們來來往往,還深深地滲透到他們的宗教信仰中。恒河的名字有一百多個,但是印度教民們稱它為恒伽嘜(甘加媽媽),或是母親甘加。喜馬拉雅山一個冰川中,有一條由融化的冰雪形成的小溪,那就是恒河之源。我們從那里出發(fā),目睹峽谷里奔騰的雪水形成的巨大落差,見識平原上舒緩的水流形成的世界最大的三角洲;走訪印度的幾個大城市,穿過整個孟加拉國,歷經2507公里行程,最終到達孟加拉灣。雖然我們一路親眼所見豐美的農田、熱鬧的印度節(jié)慶和樂觀的人民,但是,給我們更深刻印象的是恒河的種種遭遇和現(xiàn)狀——它面臨著水患和污染、全球性轉暖和對水源的規(guī)劃利用對恒河的未來產生的威脅。然而,恒河始終傲居世界上最偉大的河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