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正 在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暨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鄭欣淼 清史研究與故宮學
戴 逸 世紀反思臥薪嘗膽
王鐘翰 我與故宮博物院
郭毅生 故宮、文物偶識
王思治 清世祖即位前后三疑案
郭成康 清朝皇帝的中國觀
杜家驥 清入關后的八旗奴仆兵及軍事職能
劉鳳云 清康熙朝的禁海、開海與禁止南洋貿易
孟姝芳 清代官員行政處分制度探究——以乾隆朝為例
劉小萌 清代北京旗人社會中的民人
楊 珍 榮辱未卜的皇室女性 ——以瓜爾佳氏、郭絡羅氏為例
李景屏 孝莊皇太后與慈寧宮
金恒源 胤稹南郊祭天解疑
張力 史謙 一代帝師朱畦述論
李尚英 論李文成與林清
陳連營 穩(wěn)定與變革——關于嘉慶帝統(tǒng)治政策的考察
華 立 嘉慶四——五年哈薩克王位承襲問題與清廷的對應方針
陳維新 清末對俄外交儀禮體制失敗原因探討
李天鳴 同治二年的蒙城之戰(zhàn)及蒙城戰(zhàn)圖
喻大華 日俄戰(zhàn)后清政府對奉天戰(zhàn)爭損失的調查述論
于慶祥 利益集團:古代朋黨與近代政黨的中間形態(tài)——以交通系為例的歷史研究
朱誠如 從《清史圖典》論圖錄歷史
王家鵬 嘎布拉法器與乾隆皇帝的藏傳佛教信仰
羅文華 乾隆時期宮中內監(jiān)僧制度考
馮印淙 乾隆帝與清宮的藏傳佛教
馬云華 黃簽所見乾隆時期大活佛喇嘛進獻佛像史實考
秦鳳京 六世班禪覲見乾隆帝貢品史論
胡忠良 從清代檔案看“百年禁教”時期西洋天主教在華內陸的潛滲及生存狀態(tài)
丁 瓊 從福安教案看雍乾禁教之異同
張海英 從商書看清代商業(yè)知識的傳授——以《生意世事初階》、《貿易須知》、《生意經絡》的刊印變化為個案
余同元 明清工匠除籍入仕與江南傳統(tǒng)工匠現(xiàn)代轉型
張 研 多元視野:關于清代農家收支研究
徐 浩 論清代華北自耕農的封建負擔
李 帆 陳宏謀理學思想述論
王俊義 從呂留良對朱學的闡發(fā)與傳布看程朱理學在清代的發(fā)展與變遷——兼就“理學在明清之交終結”說質疑
董叢林 論胡林翼經世致用的向學路徑與踐行境界
梁景和 清末學校的國民教育
郝柬鍵 從《格致書院課藝》看晚清民間知識分子的重商思想
黃愛平 文淵閣與《四庫全書》
林 乾 五朝《清會典》纂修述論
李福敏 清代盛世文化剖析
王亦曼 清初學術的交替 ——從顧炎武書贈孫奇逢詩扇談起
向 斯 從《樂善堂文鈔》問世重新審視雍正皇帝
章宏偉 《清文翻譯全藏經》翻譯刊印起止時間研究
中見立夫 《滿文大藏經》的探索、考證及其復刊
朱賽虹 故宮博物院民國時期明清檔案整理、研究與出版
楊丹霞 清代皇族書畫之濫觴——順治父子書畫評析
張 彬 從禹之鼎繪名士像看清初文化政策
林 姝 《大梅山館詩意圖》折射出的相關歷史問題
李 浞 晚清宮廷繪畫
王子林 乾隆長春書屋考
王汝豐 悲歌一曲《長生殿》 ——洪異“宣南”坎坷生涯述略
春 花 論清代滿蒙文“分類詞典”的發(fā)展演變
惲麗梅 晚清后妃用藥與醫(yī)療保健考
陳支平 福建南安發(fā)現(xiàn)的清末天地會文件述略
郭松義 曲阜“孔府檔案”中記載的乾隆南巡和東巡
常建華 走出皇宮的乾隆帝:關于《乾隆帝起居注》巡幸盤山史料
鄭永華 清代檔案中的北京會館史料及其價值
楊國楨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林則徐書札述論
斯旺森 馬戛爾尼使團檔案資料追蹤
史 樺 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暨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論文述要
其它與會論文摘要
附錄:與會專家學者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