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日本韓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形成

日本韓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形成

日本韓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形成

定 價:¥38.00

作 者: 王眾一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外國政治

ISBN: 9787119047034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對日本、韓國國家形象塑造和形成方法、特點、渠道、效果、不足之處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等進行了系統(tǒng)而翔實的分析與考察,填補了國內相關研究的空白。

作者簡介

暫缺《日本韓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形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日本篇
導論
第一章二戰(zhàn)以前日本國家綜合形象演變
一、新渡戶稻造《武士道》與世紀初的國家形象
二、也曾在東方主義視角之下
三、“王道樂土”與“大東亞共榮圈”
第二章戰(zhàn)后復興、高度增長、泡沫初現(xiàn)
一、戰(zhàn)后日本電影向世界傳遞日本觀點
二、東京奧運會:為戰(zhàn)后日本找回自信
三、改寫世博會理念的大阪世博會
四、環(huán)保主義作為一種政治
五、沆瀣一氣的產、經、官敗壞執(zhí)政黨和國家形象
六、經濟泡沫與《日本可以說不》
第三章“失落的10年”
一、告別冷戰(zhàn)和昭和時代:泡沫崩潰
二、失落、迷茫中保守力量崛起
三、重振民心的電視宣傳文本
第四章進入新世紀
第五章影響日本當代形象的因素
一、借助雄厚經濟實力的海外經濟援助(ODA)
二、富有成效的環(huán)境外交
三、品牌、轉型與技術創(chuàng)新占
四、充分利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
五、核武器受害國與反核形象
六、在聯(lián)合國反核、裁軍方面表現(xiàn)積極
七、積極參與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
八、從“制造的日本”轉向“文化的日本”
九、給日本外交造成巨大困難的靖國神社問題
十、領導者的行為給國家形象帶來的影響
第六章塑造全新日本:形態(tài)和實例
一、日本青年海外協(xié)力隊:培養(yǎng)青年國際參與意識
二、開展多層次國際交流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
三、以共同網中文版為例看日本網絡外宣的快速發(fā)展
四、服務于公共外交的外宣期刊、報紙
五、以NHK國際廣播為例看對外傳播意識的改革
六、以出版巨擘講談社為例看出版文化輸出的影響
七、村上春樹文學風靡世界占
八、改革開放以來日本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九、借助體育賽事贏得社會、經濟雙效益
十、愛知世博會:新理念、新形象
十一、旅游成為塑造國家形象的新亮點
十二、重視青少年交流的日中21世紀基金
十三、潛移默化的動漫文化外交
十四、淡化歷史問題、強調普遍價值的外交戰(zhàn)略
第七章它山之石
一、國家形象:形成與塑造相輔相成
二、中國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三、超越東方主義局限的文化復興
四、在跨文化滲透方面“美”的作用
五、效率與素質決定效果六、草根公共外交理念的借鑒
七、官民一體的公共外交及其得失
八、公民個人形象事關國家形象
結語以鄰為鏡一多棱鏡日本折射給我們的
注釋
韓國篇
導論
第一章今非昔比
第二章重塑形象
一、初露鋒芒:1988年奧運會讓全世界認識韓國
二、加深印象:1993年大田世博會盡顯韓國風采
三、技驚四座:2002年韓日世界杯
四、再接再厲:APEC會議不失時機,全方位展現(xiàn)國家形象
第三章韓流勁吹
一、注重文化傳承,展示個性傳統(tǒng)
二、推行“文化立國”,打造“文化韓國”
第四章品牌效應
一、三星電子
二、現(xiàn)代汽車
第五章國民形象
一、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國民教育與素質培養(yǎng)
二、寧折不彎:韓民族國民性格的養(yǎng)成
三、韓國國民與國家形象
第六章政府主導下的多元外交
一、以提高國家形象活動為主要業(yè)務的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
二、提高國家國際地位的政府活動
三、加強對外宣傳和文化交流,提高國家形象
四、以良好形象促旅游發(fā)展,以旅游發(fā)展提高良好形象
第七章負面影響不可輕視
結語韓國經驗的啟示
注釋及參考文獻
后記當我讀完王眾一和樸光海兩位年輕研究者合著的這本書稿時,欣喜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回憶起出版此書的緣由。
2004年,中國外文局領導給新成立的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出了一個課題:抓緊開展如何在對外傳播中樹立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的研究,為對外傳播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援。經過緊鑼密鼓的策劃、運作,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和新聞傳播學者的支持下,2005年上半年,外文局申報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即獲得成功,當年,以外文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為項目負責人的《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設計》課題研究正式啟動。作為課題小組的參加者,我在為課題研究提出一系列子課題建議時,聯(lián)想到了我國的兩個近鄰  韓國和日本。我認為,.這兩個國家在樹立國際形象方面的經驗教訓,很有特色,各有千秋,因為同文同種的原因,他們走過的道路對于我國不無借鑒之處。因此,我提出了對日韓兩國進行實地考察,將考察成果列為研究子課題的建議,并獲批準。當年10月下旬,我便率考察團赴日韓兩國??疾靾F成員中,除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燕女士和研究人員于運全博士外,還包括了王眾一和樸光海。
他們兩位的加入,具有特殊的意義:第一,王眾一和樸光海都具有在日本或韓國學習考察的經歷,即所謂的“海歸”,對兩國情況比較了解;第二,他們的日語或韓語頗具優(yōu)勢,不但足以應付一般的交流會話,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深入進行對兩國的考察及課題研究;第三,王眾一是直接從事對日新聞傳播工作的,而樸光海對韓國的研究已進行了多年,吸收他們進入對日韓國家形象的研究,對他們而言是得心應手,對課題研究工作本身而言,則可以少繞一些不必要的圈子,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事實證明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王樸二人在考察和課題研究中進入情況很快,發(fā)揮了骨干的作用。
在考察后,他們二人寫出了課題論文,因為事實充足、立論正確、分析精當,獲得了較高的評價,專家評委會一致認為論文對于我國對外傳播和樹立國家形象的實際工作具有參考價值;并且提出應當考慮如何使他們的研究成果加以擴大,使業(yè)界能夠得以共享。
于是就有了出版專著的動議和決定。
需要說明的是,我在編輯此書前向他們兩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希望他們的專著,不是課題論文簡單的擴大,而是在對讀者需求進行科學調研基礎上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在保留學術論文某些特點的同時,更必須面向讀者市場,或者說,要使它的可讀性遠遠超過學術論文,讀者對象要大大超越研究人員的范疇。他們交出的稿子基本上符合了這個要求。過去我們也曾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有關日韓兩國國家形象的情況,但那畢竟是零散的、細碎的、表面的。閱讀此書,我以為我們可以獲得日韓兩國塑造國家形象的比較具體、形象、豐滿、系統(tǒng)的印象,而從事與對外傳播、構建國家形象有關的部門和研究人員還可以從中獲取比較充分的新的信息與資料以資借鑒。
對于他們的專著,我在編輯工作完成后,滿意之余,感到尚有一種“言猶未盡”的感慨。所以我在為他們作前言時,準備做一點“狗尾續(xù)貂”的工作。
過去我們在從事對外傳播時,相當強調“只有民族的才是國際的”,意思是說,對外傳播要注意把最能代表民族特點的東西介紹出去,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無疑,這是沒問題的,我們應當堅持這樣做。但是,我們現(xiàn)在僅做到這一點是明顯不足的。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革新把世界變小,使人類靠近,對外傳播已不能回避或繞開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即所謂的具有“普世價值話題”。為了貼近我們的傳播對象,我們有時候不得不更多更貼切地使用他們的語言、圍繞他們關注的問題,來開展和他們的對話,進而取得和諧共振,慢慢地,我們與傳播對象之間就會產生共鳴乃至認同。這一點,我在韓國文化產業(yè)振興院訪問期間獲得了重要的啟發(fā)。韓國的動漫產業(yè)原先并不為國際了解,為了打進國際市場,他們首先進行了一些“無國界”(有的稱為“無國籍”)形象的創(chuàng)意設計,如已為我國熟知的“流氓兔”形象,當這些絲毫不帶韓國民族特點的形象在國際上流行時,人們甚至不知道這是韓國的制作,但當人們一旦了解到,便對韓國刮目相看。韓國的制作者告訴我們,他們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準備馬上推出完全韓化的動漫形象,其原因就是要把“無國界”形象的烙印在國際上打得更深一些,這樣以后在適當時候再推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時,阻力就不會很大了。我以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今天面對的世界,既是特色紛呈的,也有很多人類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話題,如果我們經常地、很自然地加入到這些普世價值話題的交談和解決過程中去,我們豈不能夠更容易地融入世界,進而在世界上獲得更多的同情、共鳴和默契嗎?正因如此,我希望讀者給予這本書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林良旗2006年12月13日于中國外文局
本書在構思、策劃、撰寫、修改過程中得到本書主編、中國外文局林良旗副總編輯的悉心指導,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于運全博士也為本書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
此外,本書的曰本篇部分得到人民日報前東京支局局長孫東民、人民中國東京支局局長林崇珍、記者王浩以及人民中國采編部主任馮進、東方之星綜合策劃公司總經理李建華,日本橫須賀、一關、福山等地的熱心讀者以及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日本國際協(xié)力機構、日本駐華使館文化處等朋友們的幫助。韓國篇部分,韓國慶北大學樸成基教授、海軍外文所研究人員呂鉬先生幫助收集了大量資料。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書在撰寫過程中,我們還借鑒了前人許多有益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謝意。懇請有關專家、學者以及本書的讀者對這部拋磚引玉之作提出寶貴意見。愿此拙著能為我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做出微薄的貢獻!作者2006年12月21日于北京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