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歷史知識讀物清華歷史講堂初編

清華歷史講堂初編

清華歷史講堂初編

定 價:¥30.00

作 者: 清華大學歷史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編輯部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論文集

ISBN: 9787108026170 出版時間: 2007-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7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清華歷史講堂》計劃每年出版一輯,主要精選清華大學教授的授課講稿以及海內(nèi)外學者、專家在清華的特邀演講,內(nèi)容重在學術前沿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采用新方法,詮釋新材料。清華大學歷史系與三聯(lián)書店編輯部攜手打造這樣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旨在讓那些無緣親臨其境的莘莘學子也能參加到這些精彩紛呈的歷史課堂中來。演講者將其原創(chuàng)性的艱深學術探索以比較通俗的課堂講錄呈現(xiàn)出來,也有利于不同領域的專家之間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信息。初編收有李學勤、李零、汪暉、葛兆光、閻步克、張國剛、彭林等17位教授的課堂講錄,他們分別將自己近年重要的研究成果娓娓道來。全書從考古與歷史、制度與思想、中國與世界、理論與反思的角度,再現(xiàn)了清華“融會中外、博通古今”的人文傳統(tǒng)。 2003年,清華大學歷史系與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組成新的歷史系。其后推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舉辦歷史學系列講座,邀請校內(nèi)外多位專家學者講演最新心得,師生均極受益?,F(xiàn)在首批講演記錄將以《清華歷史講堂》為題,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張國剛教授囑我寫幾句話,特別要談到清華歷史系的傳統(tǒng),這是我不敢違命的?!∏迦A歷史系始建于80年前,是20世紀中國新史學的主要發(fā)祥地之一。清華在1925年籌設研究院和大學部,1926年歷史系正式成立,教授有梁啟超、陸懋德、劉崇鋐等先生。同時研究院(即人們艷稱的“國學研究院”)還有王國維、陳寅恪及李濟先生,歷史學科的陣容已很強大。此后,歷史系迅速發(fā)展,先后又有蔣廷黻、雷海宗、張蔭麟、邵循正、吳晗、孫毓棠、周一良等許多先生任教,培育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于國內(nèi)外學術界有很突出的聲譽和影響?!∥沂?952年高校院系調(diào)整前入學的清華文科最后一班的學生,當時不在歷史系,但有機會上過孫毓棠、周一良、丁則良、侯仁之等先生的課,對歷史系的學風略窺一二。后來在中國科學院(今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長期工作,陸續(xù)繹讀清華歷史系諸位先生的著作,逐漸體會到清華的歷史學傳統(tǒng)確實有其特點,依我個人淺見,至少有這么幾點值得稱道: 清華的文科,一向以“中西融合,古今貫通”為宗旨,這在歷史系有明顯的體現(xiàn)。試以建系伊始的課程設置作例。學生第一學年必修陸懋德的“中國通史”,劉崇鋐的“西洋通史”。第二學年起,則“治國史者先選修中國近代史,治西洋史者先選修歐洲近百年史(錢端升講)”,然后再學習中國古代史,外國國別史等等。如此以中國史與世界史,古代史與近代史兼顧并重,而且由近代上溯古代的設計,有利于學生以中外歷史相互比較,更能將中國歷史文化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中分析考察?!≈匾暁v史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是清華歷史學的另一特色。這一趨向,不妨前追到梁啟超。大家知道,梁啟超接受西方進化論觀點,早于1902年就在《新民叢報》上發(fā)表題為《新史學》的名文,提倡“史界革命”。他1922年起始在清華授課,這一年出版了《中國歷史研究法》;歷史系及國學研究院建成后,他仍講“歷史研究法”課,于1926年出版《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兩書至今為有關學者所必讀。再有如在中國史方面,王國維先生講授“古史新證”,提出傳世文獻同地下史料互相印證的“二重證據(jù)法”,影響深遠;在世界史方面,雷海宗等先生對西方歷史學理論有不少介紹評述,諸如此類,不勝枚舉?!?929年起,蔣廷黻主持歷史系,進行了若干變動,又為系中學術帶來了一個特色,就是與社會科學學科的密切結(jié)合。如30年代在系讀書的何炳棣先生所說:“蔣先生認為治史必須兼通基本的社會科學,所以鼓勵歷史系的學生同時修讀經(jīng)濟學概論,社會學原理,近代政治制度等課程。在歷史的大領域內(nèi),他主張先讀西洋史,采取西方史學方法和觀點的長處,然后再分析綜合中國歷史上的大課題?!边@樣做的效果,自然是對社會經(jīng)濟史的強調(diào)和側(cè)重。 新中國建立之后,清華歷史系經(jīng)歷了根本的變革?!霸合嫡{(diào)整后,歷史學作為完整的學科體系在清華不復存在,但史學的源流并未因此而完全中斷?!痹谇迦A大學恢復為綜合大學的要求下,1985年成立了思想文化研究所,所中多數(shù)成員屬于歷史學領域。1993年,歷史系重建,10年后與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我就是在那時成為歷史系的一員的?!∏迦A歷史系經(jīng)過多年曲折,正在重新茁壯發(fā)展之中。當前我們的師資數(shù)額,在國內(nèi)各大學相當學系間顯然偏少,但已經(jīng)從國內(nèi)各大學和研究機構(gòu)引進了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學者,獲得了一級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后,為該學科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我認為,新的清華歷史學特色的產(chǎn)生和凸顯,不僅應該繼承發(fā)揚原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必須把握新的時代條件和機遇,開拓歷史學的前沿境界。因此,我們需要校內(nèi)外同行學者的指導、幫助和支持。我個人推想,歷史系決定組織長期的系列講座,其中即寓此深意。希望《清華歷史講堂》這套書繼續(xù)編輯出版下去。

作者簡介

暫缺《清華歷史講堂初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考古與歷史
考古最新發(fā)展與先秦史的研究
中國考古學的歷程
中國原始時代社會觀念的萌生與初步發(fā)展
從簡帛古書看古書的經(jīng)典化
制度與思想
先秦禮學形成的三階段說
王莽官制改革新論
郭象《莊子注》新義
論唐代中后期的政治制度變化
中國與世界
漸行漸遠:17世紀中葉以后的中國、朝鮮和日本
時易境遷:18世紀晚期歐洲思想的中國形象
中國近世前期南北發(fā)展的歧異與統(tǒng)合??以南宋金元時期的經(jīng)濟社會文化為中心
整體歷史視野中的中國與希臘羅馬世界??漢唐時期文化交流的幾個典例
理論與反思
“封建”概念的再認識
數(shù)千年中舉動:廢科舉百年反思
重讀《孟子字義疏證》??兼談現(xiàn)代學術史上的戴震評價問題
本雅明與城市幻境
歷史人類學:一個跨學科和去學科的視野
后記
作者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