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詩學與政治:魯迅晚期雜文研究1933-1936

詩學與政治:魯迅晚期雜文研究1933-1936

詩學與政治:魯迅晚期雜文研究1933-1936

定 價:¥36.00

作 者: 赫慶軍
出版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研究

ISBN: 9787503931260 出版時間: 2007-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作者不僅全面細讀了魯迅著作,而且對魯迅的言論空間也作了多方考察,從而能夠以翔實的材料展開論證,在具體的歷史脈絡中深入詮釋魯迅的思想與雜文的多重價值,看得出作者在文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作者一方面對“公共空間”、“想象的共同體”等時髦話語保持高度的警惕,另一方面借鑒現(xiàn)象學、敘事學、修辭學與知識考古學等方法,緊密聯(lián)系對象的實際,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利用,顯示了自覺的方法論意識與開闊的方法論視野。

作者簡介

  郝慶軍,山東肥城人。1968年出生,文學博士,現(xiàn)供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1987年畢業(yè)于山東泰安師范學校,1994年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先后當過中學教師、機關干部、記者等。2000年考入山東大學文學院,攻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同專業(yè)博士學位,2006年畢業(yè),獲文學博士學位。近年來,在《文學評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報》、《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報刊上發(fā)表《論鴛鴦蝴蝶派的興起》、《報刊研究莫入誤區(qū)》、《作為研究方法的知識考古學》等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全文轉載。

圖書目錄

導言 魯迅研究:重返政治領域
 一、新時期以來的魯迅研究:逐漸清晰的三條線索
 二、質疑魯迅的思潮分析:從“《收獲》風波”到“毛羅對話”
 三、重估魯迅雜文與重返政治領域
第一章 1933年的魯迅: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第一節(jié) “負赤子而趨”:魯迅的新選擇
 第二節(jié) 文化變遷與《申報》的“左轉”
 第三節(jié) 《申報·自由談》革新:文學史的一個關節(jié)點
 第四節(jié) 魯迅與中共:文字因緣和梯子之論
第二章 敘事與再敘事:日本侵華背景下的魯迅雜文
 第一節(jié) 平行敘事:1933年“火線下的中國”
 第二節(jié) 逆反敘事:當虛假成為一種普遍的征候
 第三節(jié) 批評的剖析:意識形態(tài)框架的透視法
第三章 戲仿與隱喻:1933年魯迅與胡適的正面交鋒
 第一節(jié) 由來已久的分歧:一個思想史的梳理
 第二節(jié) 戲仿胡適:修辭學背后的政治
 第三節(jié) 兩個隱喻:出賣靈魂與挺起脊梁
第四章 反觀與透視:從對蕭伯納的解讀看魯迅的新視點
 第一節(jié) 視野融合:魯迅的“世界”觀
 第二節(jié) 《蕭伯納在上?!罚阂粋€意識形態(tài)分析的文本
 第三節(jié) 魯迅“看蕭”:一個故事的三種講法
第五章 動作修辭學:魯迅筆下的30年代上海
 第一節(jié) 魯迅的上海觀:洋場社會的三層結構
 第二節(jié) 動作修辭學(1):推,踢,抄靶子
 第三節(jié) 動作修辭學(2):爬,撞,揩油,吃白相飯
 第四節(jié) 動作修辭學(3):捐班,登龍,吃教,幫閑
第六章 知識考古學:魯迅雜文與30年代的文化復古思潮
 第一節(jié) 話語分析:經(jīng)由語言考察發(fā)現(xiàn)“文言復興”的癥結
 第二節(jié) 知識考掘:兩個“晚明”在現(xiàn)代中國的沖突
第七章 詩學與政治:初步的理論探討
 第一節(jié) 民族性與人民性:魯迅晚期雜文的兩個詩學維度
 第二節(jié) 敘事話語和修辭策略:魯迅雜文的詩學機制探略
 第三節(jié) 關于魯迅雜文的美感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