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審核古文《尚書案》

審核古文《尚書案》

審核古文《尚書案》

定 價:¥28.00

作 者: 張巖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小學類

ISBN: 9787101053869 出版時間: 2006-12-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32 頁數(shù): 38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尚書》在中國文化史和學術(shù)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第一經(jīng)典,同時也是記錄中國古代歷史最重要的史料性文獻。清初著名學者閻若璩撰《尚書古文疏證》,將孔安國傳古文《尚書》二十五篇(占今本《尚書》總篇數(shù)五十八篇的近一半)“定案”為“偽書”。上個世紀前期的“疑古之風”更強化了人們這種認識。本書是對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舉證和論證的一次全面甄別,涉及歷代古文《尚書》研究中全部主要問題,旨在為學術(shù)界“走出疑古”后的重建中國古代史提供更加科學的史料基礎(chǔ)。

作者簡介

  張巖(1954),祖籍江蘇阜寧,現(xiàn)就職于北京市藝術(shù)研究所。從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近二十年。先后在《文藝研究》等刊物發(fā)表《簡論漢代以來詩經(jīng)學中的誤解》、《對孟姜女傳說的再認識》、《原始社會的收獲祭禮與詩經(jīng)中的有關(guān)篇章》、《山海經(jīng)與中華民族的起源》、《春秋戰(zhàn)國文體源流考略》等論文十余篇。著有《圖騰制與原始文明》(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山海經(jīng)與古代社會》(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9年),《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4年)。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引論
一 為什么選擇閻若璩
二 閻毛之爭
三 《疏證》枝蔓考
四 鍛煉成獄和多聞闕疑
第二章 文獻流傳篇(上)
一 鼌錯傳本與承詔作傳
二 孔安國蚤卒、家獻
三 東漢杜林本古文《尚書》
四 誰是作偽者
五 唐人義疏文獻條件和學術(shù)能力
第三章 文獻流傳篇(中)
一 十六篇與二十四五篇
二 不古不今,非伏非孔
三 閻氏《疏證》根柢所在
四 虞夏書之分
五 《尚書》載歲祀年
六 《堯典》帝曰僉曰
七 二典分合
八 古帝名號
第四章 文獻流傳篇(下)
一 《史記》多古文說
二 《說文》引《尚書》異字
三 《說文》引《尚書》此有彼無者
四 《書序》益稷、棄稷
五 孔注《論語》《尚書》比較
六 孔《傳》舍《魯》用《毛》
第五章 史地篇
一 金城問題
二 瀍水、孟津、駒驪問題
三 濟瀆改道
四 孔《傳》注《禹貢》三江
第六章 史實篇
一 《大禹謨》不讓稷、契
二 太康失國其母存否
三 《太甲》三年、六年
四 《泰誓》聲紂之罪
五 血泫漂杵與孟子不信《書》
六 孔《疏》注《武成》式商容閭
七 六師、太保是否追書
八 《書序》西旅獻獒
第七章 歷法篇
第八章 制度篇
第九章 引文篇
第十章 結(jié)語
附錄一 《大禹謨》引文、用文示例
附錄二 《尚書》字頻特征分析
附錄三 評戴震考據(jù)“光被四表”
附錄四 本書主要征引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