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式的“穿越”和中國道家的“超脫”之外,中國作家顯示自己的獨立品格的方法是“尊重而不限于現實”的“穿越”,被遮蔽的蘇軾就是一例?!?0世紀中國文學”所代表的“文學現代化”思維是典型的“文化推動文學”的“非文學性思維”,“文學性思維”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突破文化的要求”而給人以豐富的啟示。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消長頻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作家以“文化選擇與認同”來解決文學問題,而遺忘了“觀念生產與創(chuàng)造”才是解決心靈空虛的法寶。為什么選擇王蒙、賈平凹、張承志、張煒、莫言作為我的“個案分析”的對象?那是因為我們分別選擇了不同的“依附對象”來安身立命,結果必然不同程度地制約了他們作品文學性實現的“程度”。本書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穿越”這一概念,并將其提升到本體論的高度,在這一概念的指引下,作者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和解讀了中國文學,從而展示了一種嶄新的美學向度,為平庸沉寂的中國當代文學指出了一個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