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篇 匯率制度選擇的傳統(tǒng)理論和最新發(fā)展
1 匯率制度選擇的傳統(tǒng)理論
1.1 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的緣起
1.2 匯率制度選擇的傳統(tǒng)理論
2 匯率選擇理論的最新發(fā)展
2.1 原罪論
2.2 害怕浮動論
2.3 貨幣危機與匯率制度
2.4 經濟績效與匯率制度
2.5 關于“退出戰(zhàn)略”的研究
2.6 其他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
小結
第二篇 關于“中間制度消失論”的爭論以及發(fā)展中國家“兩極”匯率制度選擇的約束
3 “中間制度消失論”及圍繞它的理論爭論
3.1 “中間制度消失論”的提出
3.2 “中間制度消失論”的理論依據(jù)的爭論
3.3 “中間制度消失論”的經驗證據(jù)的抗辯
4 發(fā)展中國家選擇浮動率制的約束
4.1 浮動匯率制下自動調節(jié)機制的失效
4.2 貸幣替代條件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4.3 浮動匯率制下匯率的過程波動
4.4 浮動匯率制選擇的約束條件
5 發(fā)展中國家選擇超級固定匯率制的成本和收益
5.1 貨幣局制度
5.2 美元化制度
5.3 實行貨幣局和美元化的利益與代價
5.4 貨幣局制度和美元化制度的適用性探討
小結
第三篇 關于匯率制度選擇的假設及檢驗
6 匯率制度理論的政治經濟學維度
6.1 國際關系層面的有關理論
6.2 國內關系層面的有關理論
7 關于匯率制度選擇的結構和制度性假設
7.1 關于融資市場結構的假設
7.2 關于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假設
8 變量的描述與運用
9 假設檢驗的結果及分析
10 關于中國匯率制度選擇的實踐
小結
附錄1 變量說明
附錄2 50個樣本國家和變量的樣本數(shù)量表
附錄3 德國、日本和美國三國經常賬戶比較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