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濟經(jīng)濟史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

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

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

定 價:¥58.00

作 者: 濱下武志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標 簽: 涉外經(jīng)濟

ISBN: 9787214044174 出版時間: 2006-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85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著名的東洋史學家濱下武志先生積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與以往西方學者把“歐洲的近代”作為近代社會的代表形態(tài)的觀點不同,作者提出應該從各個地域自身的歷史過程來研究其歷史本來的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作者對“清朝之衰退”也持異議,認為這一時代的中國經(jīng)濟狀況,既將外國事物有機地納入自身邏輯體系中,并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又與亞洲地域內部密切關聯(lián),是充滿“活力”的。在本書中,作者從中國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研究入手,通過清末財政與海關、赫德與中國海關、海關與貿易統(tǒng)計和通商口岸與地域市場等問題,對中國地方經(jīng)濟與中央財政的結合與分離、地域經(jīng)濟自律性的相互關系以及對外經(jīng)濟關系等方面的實際狀態(tài)作了深入研究,并嘗試把這一歷史過程作為一個時代來把握,通過國內外同時代人的觀察、論點和記錄來揭示其整體面貌。作者對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發(fā)展脈絡的研究角度、資料采用的豐富程度,以及從時代整體進行把握的視角與方法,對于中國近代史研究有著很大的啟發(fā)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濱下武志,日本著名漢學家。1943年11月20日出生于日本靜岡市。1972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專業(yè),1974年碩士畢業(yè)。并攻讀博士學位。1979年到一橋大學經(jīng)濟學部任教,先后擔任專任講師、助教授。1982年轉到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歷任助教授、教授、所長、東大評議員、東洋學文獻中心長等。2000年又被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聘為教授,成為日本漢學界中第一位在東大、京大這兩所日本最高學府中同時任職的雙聘教授。此外,先后在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美國康奈爾大學、香港大學等著名學府任客座研究員、客座教授。主持了多個重要的國際學術合作研究計劃,并且是日本社會經(jīng)濟史學會理事、《社會經(jīng)濟史學》編輯委員,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ast A sian Studies主編、日本亞洲政經(jīng)學會理事等,在國際學界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與中國學術界和教育界也有著密切的交往,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兼職教授,其許多著作已被譯為中文在我國出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歷史(社會史、經(jīng)濟史)、東亞經(jīng)濟史、東南亞華僑華人史等。著述宏富,獨立著作有:《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9年);《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東京大學出版會,1990年);《香港:亞洲的網(wǎng)絡城市》(筑摩書房,1996年);《朝貢體系與近代亞洲》(巖波書店,1997年);《香港大視野:亞洲的網(wǎng)絡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中文版);《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體系與近代亞洲經(jīng)濟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沖繩入門》(筑摩書房。2000年)。此外還有合著和主編的專著6種、資料集3種,獨著日、英、中文論文60余篇。

圖書目錄

凡例/1

——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的角度與方法/1
第一章 清末財政與海關/1
第一節(jié) 清末之時代/1
一時代的目錄學/9
二中外交涉論/23
三海防自強論/30
四西洋、日本對于清末的認識/35
第二節(jié) 清末財政論/47
一財政運營/47
二中央與地方——關稅、厘金、幣制/54
第三節(jié) 海關與清末財政/72
一經(jīng)費增大與海關稅收/73
二借款政策與清末財政/75
三財政整理與海關稅/87
第二章 馬士與中國海關/98
第一節(jié) 馬士與中國/98
一與中國的關系/99
二輪船招商局時期(1886年4月一1887年8月)/101
三淡水稅關時期(1892年5月一1895年6月)/111
四龍州、北海、岳州時期(1896年6月一1900年3月)/116
第二節(jié) 馬士與上海統(tǒng)計局/125
一上海時代(1903—1907年)/125
二海關貿易報告與H.B.馬士/135
第三節(jié) 馬士與中國國際收支問題/143
一 國際收支表與華僑匯款/143
二圍繞國際收支的論議/156
第四節(jié) 馬士的貿易報告——開放口岸與內地市場的關系/161
一借款返還與金融市場/162
二開放口岸與內地市場/166
補論 中國海關時代以后的馬士/179
第三章 海關與貿易統(tǒng)計/184
第一節(jié) 海關的設立與運營/185
一海關的位置/186
二圍繞海關設立的諸問題/194
第二節(jié) 海關統(tǒng)計與統(tǒng)計方法的變遷/198
一統(tǒng)計方法/199
二統(tǒng)計項目的變遷/209
三與統(tǒng)計相關聯(lián)的項目/215
第三節(jié) 亞洲區(qū)域內貿易與中國/231
一朝貢、帆船貿易/232
二廈門貿易網(wǎng)/243
第四節(jié)香港與新加坡/253
一作為轉口港的香港、新加坡/254
二香港、新加坡與移民問題/263
第四章 通商口岸與地域市場/276
第一節(jié) 亞洲內部市場與中國/278
一近代亞洲區(qū)域內貿易/280
二進出口額停滯與國內條件/291
第二節(jié) 海關和常關——地域市場和地域間關系/317
一常關和海關/319
第三節(jié) 常關、海關與通貨、金融問題/337
一廈門常關與通貨、金融問題/337
二海關銀號與海關兩/344
第四節(jié) 海關與地域市場/354
一稅則改訂與內地貿易/356
二通商口岸與鎮(zhèn)江貿易/370
結論
——厘金、地域市場、金融網(wǎng)絡圈/406
附:地圖/430
中國海關史資料/441
譯后記/85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