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釗韜教授的一生經歷和我們所熟知的中國許多著名老一輩人類學家一生的經歷中,我們可以明確的看到,只有當中國人類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把本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民族的興衰命運密切聯系在一起時,你的研究才有真正的價值和社會影響。同樣,人類學學科本身的發(fā)展離不開為現實服務,在現實服務當中才能繁榮和發(fā)展。實踐證明了社會主義國家是完全可以在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前提下發(fā)展現代化的工業(yè),發(fā)展對外開放的市場經濟,實現與世界各個國家的自由貿易憑證來。一句話,現代并非只姓“資”,也可以姓“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成功的現實,呼喚著我們中國人類學家走向田野,走向社會,走進人民。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總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實踐和理論,為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進步作出我們應有的科學貢獻,那么中國人類學大有可為,大有希望,這也是梁釗韜教授生前所期待的中國人類學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