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文學屆權德輿研究

權德輿研究

權德輿研究

定 價:¥20.00

作 者: 嚴國榮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0458012 出版時間: 200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19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權德輿,字載之,唐德宗、憲宗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本書在中唐貞元、元和年間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學術和文學正呈過渡、變革狀態(tài)這一大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就權德輿的家世生平、問學交游、思想淵源、詩文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及相關問題進行全面、客觀的勾稽、考證、描述和研究。我們應該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將權德輿放在中唐大歷、貞元時期社會正經(jīng)歷制度、思想和風氣的轉(zhuǎn)型、變遷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下,從歷史經(jīng)驗和常識出發(fā),面對權德輿這樣一位在貞元、元和政壇和文壇上有過重要影響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有明確的詩文理論,創(chuàng)作有近四百首詩歌和四百多篇文章(論文中所引權德輿詩文,皆本自霍旭東校點之《權德輿詩集》和《權德輿文集》,故正文中不復注出。論文中所引其他作者詩文,除專門注出者外,皆本自《全唐詩》和《全唐文》,正文中亦不復注出),最早將“意”與“境”聯(lián)系起來論述。他置身于古文運動中,改革科舉考試內(nèi)容,獎掖后進,為朝廷選拔了一批有志之士,這些人日后大多成為唐王朝的政治和文化精英。

作者簡介

暫缺《權德輿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大歷、貞元前后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一節(jié) 開天盛世的政治、文化遺產(chǎn)
一 儒學法統(tǒng)損毀禮教綱紀松弛
二 唐王朝中央集權解紐,地方分權強化
第二節(jié) 大歷、貞元時期士人的政治及文化心態(tài)
一 回避、自適的茍安心理,實用、世俗化的
生存態(tài)度
二 重建國家權威、思想權威和道德秩序的
強烈愿望
第二章 權德輿世系、生平與交游考
第一節(jié) 權德輿世系、家族
一 權德輿世系、家族
二 權德輿生年及僑居地
第二節(jié) 權德輿生平與交游考
一 肅宗乾元二年(759)至代宗大歷十四年(779),
寓居三吳。讀書游學時期
二 德宗建中元年(780)至貞元七年(791),入幕
淮南,從事江西時期
三 貞元八年(792)至憲宗元和十三年(818),
入為朝官,出為藩侯時期
第三章 權德輿的思想淵源
第一節(jié) 權德輿生活時代的思想界
一 中唐文風變革前的思想界
二 權德輿思想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jié) 權德輿的儒學思想淵源
一 秉承中庸思想,主張守正持中
二 主張正本清源,守經(jīng)棄傳
三 主張尊王削藩,嚴肅禮制
四 強調(diào)士人德行修養(yǎng),主張整飭士風
五 主張賢能政治
六 主張為政寬和,輕徭薄賦,生人安民
第三節(jié) 權德輿和佛、道的淵源
一 權德輿周流于佛道的基本狀況
二 權德輿同佛教的淵源
三 權德輿同道教的淵源
四 融合三教的思想傾向
第四章 權德輿文及文論研究
第一節(jié) 權德輿文章概述
一 權德輿文集的基本情況
二 權德輿文章簡述
第二節(jié) 權德輿與古文運動
一 中唐復古思潮的文化心態(tài)及時代趨勢
二 中唐文風過渡、變革期的古文理論
三 權德輿的文論主張
四 權德輿在古文運動中的作用
第五章 權德輿詩歌研究
第一節(jié) 權德輿與“意境”說
一 有關“意”、“境”、“象”的論述
二 權德輿與“意境”說
第二節(jié) 權德輿的詩歌創(chuàng)作
一 權氏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狀況
二 權德輿詩歌的基本類型
三 權氏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及意義
結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