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學詮釋

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學詮釋

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學詮釋

定 價:¥36.00

作 者: 李向平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宗教理論與研究

ISBN: 9787208065192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課題“政治穩(wěn)定與宗教管理”的最終研究成果。作為該課題的結題形式,本書是一組有關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研究的論文集,主要從社會學理論的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國宗教的狀況,探討其中的理論問題,提出應有的發(fā)展方向。既有主要理論問題的關懷,亦有對此加以分別的論述,甚至是實證的研究,而貫串于其中的是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性與合法性問題。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學詮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當代中國宗教的社會學研究取向
1.宗教研究的“文化一倫理一結構”走向
2.從理論到經驗的宗教研究
3.宗教的社會學研究
4.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
二、宗教變遷及其社會場域
1.當代中國宗教的社會性及其研究方法
2.社會性與世俗性問題
3.宗教“五性”、“七性”、社會性
4.宗教社會性的呈現(xiàn)形式
5.宗教社會性及其社會控制
三、宗教社會性及其表達
1.公共宗教:中國宗教的傳統(tǒng)形態(tài)
2.私人信仰:中國宗教的先天型社會缺失
3.內部行政事務:宗教管理的單位特征
4.宗教團體:中國宗教社會性的初步表達
5.活動場所:中國宗教社會性的空間形態(tài)
6.宗教式合作團體:宗教合法性及其社會性關聯(lián)
四、制度變遷與功能定位
1.研究的概念與方法
2.當代中國宗教的制度安排
3.制度化的宗教活動空間
4.作為社會團體的宗教組織
5.預設在“第三部門”的宗教活動空間
6.“民辦非企業(yè)”:新型的宗教活動空間
7.宗教與社會界限的多元化
五、功能整合與職能分隔
1.問題的提出
2.宗教與社會之間的區(qū)隔方法
3.宗教團體、組織的基本構成
4.當代基督教教會組織及其結構特征
5.教會組織的行動邏輯
6.國家社會間的“合作團體”
7.教會組織的合作功能
六、當代中國佛教的制度變遷
1.A寺的簡介及問題的提出
2.當代寺廟的制度安排
3.寺廟活動的制度化形式
4.寺廟組織的運作機制
5.寺廟經濟活動的制度框架
6.制度變遷的認知模式
7.社團式運作的科層組織
七、“禮儀之爭”的歷史痕跡
1.道明會教區(qū)的建立
2.從補儒批佛到佛耶共存
3.佛耶共契的“游戲規(guī)則”
4.從禮儀之爭到禮儀共生
5.宗教生活習俗化
6.生活中的再交涉
八、本色化與社會化
1.“利瑪竇規(guī)矩”的歷史延伸及其上海基督教社會化的起點
2.作為公共社會組織的基督教教會
3.祛除“洋相”:中國化與社會化
九、神俗分界:天主教社會理念的制度表達
1.“教會”的法定概念
2.教會組織的法人形態(tài)
3.以神俗分割為中心的社會理念
4.制度宗教及其社會實踐意義
十、屬性與身份的社會性整合
1.現(xiàn)代公民的屬性與身份
2.作為另一種社會化的宗教、民族認同方式
3.宗教民族主義的現(xiàn)代構成
4.民族、宗教、國家間的認同特征
5.宗教、民族資源的社會化整合路徑
十一、宗教資源的制度整合路徑
1.問題的提出
2.宗教和諧及其資源的制度整合
3.宗教制度:宗教進入和諧社會構建過程的準人機制
4.從“制度宗教”到“宗教制度”的變遷
5.作為“局部秩序”的宗教制度
十二、宗教合法性及其獲得方式
1.宗教合法性概念
2.政教分離與宗教合法性的基本構成
3.宗教法人與宗教合法性的制度化
4.宗教間的平等與宗教合法性的社會形式
5.宗教合法性的強制程序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