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懸而未決的時刻

懸而未決的時刻

懸而未決的時刻

定 價:¥26.00

作 者: 劉擎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叢編項: 現(xiàn)代性論域中的西方思想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802251267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31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通過考察哈貝馬斯、阿倫特、施米特、伯林、波普爾、柯拉科夫斯基、斯金納、波考克等西方思想家與學者的研究著述,探討了現(xiàn)代性論域中的諸多論題:知識與政治的正當性,自由主義、多元主義、民族主義,共和主義以及啟蒙傳統(tǒng)與烏托邦思想。作者認為,將現(xiàn)代性視為一個同質(zhì)性總體的思想是一種幻覺?,F(xiàn)代性內(nèi)部蘊含著復雜的多樣性與緊張?,F(xiàn)代啟蒙主義具有“理性的自負”的傾向,同時也包含著自我懷疑與批判的面向。對現(xiàn)代性危機的診斷并不必然迫使我們在“自負的科學僭狂”與“反理性的虛無主義”之間做出抉擇。這種極端的二元觀念本身恰恰是典型的現(xiàn)代思想病癥?,F(xiàn)代性仍然是一個“活著的”生長變化的現(xiàn)實,其未來前景也蘊含著多種可能性。正是現(xiàn)代世界的不確定性邀請我們訴諸一種審慎的理性主義,一種超越了二元對立的批判性思考,一種對歷史與現(xiàn)實境遇高度敏感的實踐哲學,由此探索應對現(xiàn)代性困境的可能出路。

作者簡介

  劉 擎1963年出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現(xiàn)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西方思想史與政治理論方面的教學與研究。2005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近年出版有學術隨筆集《聲東擊西》與電影評論集《電影記憶》(合著),譯著有《言論自由的反諷》與《以賽亞•伯林的遺產(chǎn)》兩種。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現(xiàn)代知識與政治的正當性
第一章 現(xiàn)代性的哲學話語:哈貝馬斯的思想史視野
一、黑格爾的十字路口
二、尼采及其精神后裔
三、哈貝馬斯的抉擇及其爭議
第二章 大革命與現(xiàn)代政治的正當性:施米特與阿倫特的隱秘對話
一、作為現(xiàn)代性政治“開端”的革命及其正當性困境
二、“政治行動論”對“主權決斷論”的挑戰(zhàn)
三、結論:兩種范式對于自由民主論的意義
第三章 后現(xiàn)代主義的“越界”:關于“蘇卡爾事件”的思考
一、蘇卡爾事件的背景
二、一個物理學家對于文化研究的實驗
三、對“越界”的回應:解析后現(xiàn)代主義視野中的科學圖景
四、后現(xiàn)代批判的“主義化”傾向
第四章 后冷戰(zhàn)時代的左翼政治:墨菲的激進民主構想
一、放棄全面革命,保持激進立場
二、公民、社群與激進民主目標
三、超越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
四、結語:左翼政治的想象與實踐
第五章 全球化時代的主權與人權:科索沃危機與政治理論的迷思
一、關于科索沃問題的爭議
二、“新干涉主義”與國際政治語詞
三、全球化語境中的人權尺度
第二部分 現(xiàn)代性與自由主義
第六章 面對多元價值的沖突:伯林論題的再考察
一、柏林的多元性論題及其雙重悲劇性
二、自由主義對多元性困境的回應
三、伯林思想的內(nèi)在緊張及其啟示
第七章 伯林與自由民族主義
第八章 共和主義的復興與自由主義的回應
第九章 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
第三部分 現(xiàn)代性與烏托邦
第十章 波普爾與決定論的終結
第十一章 柯拉科夫斯基與不確定的現(xiàn)代性
第十二章 斯科特與現(xiàn)代化的代價
第十三章 里拉與節(jié)制愛欲的癲狂
附錄:當代中國的知識場域與公共論爭的形態(tài)特征
主要外文人名漢譯對照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