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開發(fā)是首先得益于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等高新技術的諸多領域之一。目前已獲得了很多細菌的全基因組序列,并逐步了解了其致病性菌株(與非致病菌株比照)的作用機理,由此研制出的現(xiàn)代疫苗可以針對傳統(tǒng)疫苗不能發(fā)現(xiàn)的特殊基因產物。本書闡述了疫苗開發(fā)領域的最新進展,結合實例詳述了研制新型疫苗的不同方法。貫穿全書,重點引介了一個嶄新的疫苗設計策略——以基因組序列為基礎的“反向疫苗學”?!熬w論篇”是疫苗研究的概述,并指出了基因組學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的互補作用;“技術篇”重點在于闡述新的疫苗研發(fā)技術,例如基因組序列分析、DNA微列陣、蛋白質組學和高通量克隆技術;“應用篇”是本書的特色部分,共用6章的篇幅論述了在尋找新的抗菌疫苗中如何應用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技術,涉及的目標致病菌包括:B群腦膜炎球菌、鏈球菌、衣原體和假單胞菌。近年來發(fā)生的SARS、禽流感警示我們:傳染病再次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由于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強,使得預防重于治療的策略更為重要。本書描述的基于基因組學的方法有助干加速疫苗的開發(fā),以裨益于人類健康。本書是一部介紹疫苗工程最新進展的專著,原著由35位專家共同撰寫。全書共13章,從疫苗產生的歷史、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借幾個應用“反向疫苗學”最近取得成功的例子來詳細、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一種綜合應用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相關技術研制疫苗的新的技術平臺。它可較現(xiàn)用傳統(tǒng)方法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成功概率研制新型疫苗。涉及的技術包括:基因組測序和分析、DNA微陣列、二維電泳和二維色譜、質譜分析、高通量蛋白質表達和純化以及應用這些方法快速篩選候選疫苗的范例,并詳細列出有關文獻和網站地址等,以供讀者進一步參考。此外,在探討應用基因技術開發(fā)新型疫苗的內容中,本書還對幾種重要的臨床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和致病機制進行了闡述。本書內容新穎、豐富,實用性強,適合于藥物開發(fā)和生物制品領域中從事疫苗研發(fā)的科技人員,以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