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海德格爾的時間性與時:間性問題研究

海德格爾的時間性與時:間性問題研究

海德格爾的時間性與時:間性問題研究

定 價:¥23.00

作 者: 趙衛(wèi)國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海德格爾,M.(1889-1976) 時間哲學 研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0456513 出版時間: 200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13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文認為,海德格爾從“存在與時問”到“時間與存在”的轉折構成其思想轉折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甚至預示了整個前期向后期轉折的方向。但關于轉折問題必須避免任何抽象的結論性空談,海德格爾終其一生追問存在的意義問題,而領會存在的意義的視域是時間,所以只有緊緊追尋時間這條主線,澄清其作為視域的各環(huán)節(jié)間復雜的結構性關聯(lián),才能有根據(jù)地揭示轉折的事情本身所蘊涵的豐富內容。本文針對“存在與時間”到“時間與存在”轉折的研究的五個章節(jié)均圍繞時間線索展開,并以探討時間性[zeitlichkeit]與時一問性[Temporalitat]的結構性關聯(lián)為主要內容。海德格爾在《現(xiàn)象學基本問題》中指出:“在其作為領會存在之可能性條件的功能上,我們稱時間性為時一間性”;“最源始的時問性本身時間化就是時一間性”。本文第一章將伽達默爾詮釋學作為一個反例,前導性地表明:詮釋學僅僅繼承了《存在與時間》中此在非本真生存環(huán)節(jié)的分析,之后就急于推進到以文本詮釋為特征的存在之發(fā)生的歷史性結構的探究。由于跳過了對時間性與時一間性結構的充分論證,整個理論因缺乏根基而產生出諸多無法調和的悖論,從而預示了對作為最基本的領會存在意義的視域——時間結構進行條分縷析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的著力點在于將《存在與時間》各章節(jié)所考察的此在生存論諸多環(huán)節(jié)準備性地逐步置入時間規(guī)定性語境之下進行梳理,在突出揭示此在生存論操心結構及時間性結構時機關聯(lián)的同時,充分說明在生存論術語中時一間性結構一直伴隨著時間性結構的每一步分析,并初步從它們之間的結構性關聯(lián)中揭示《存在與時間》的革命性及局限性,直至《存在與時間》本身的地位,從而對海德格爾研究中諸多有爭議的問題作出較為有根據(jù)的評判。第三章主要依托《現(xiàn)象學基本問題》,分析海德格爾針對《存在與時間》中的遺留問題,特別是過多側重此在生存論及時間性結構的分析所造成的先驗主體性假象,重點轉向對作為此在發(fā)生場所的此在之“此”,特別是本真的“此”及時一間性發(fā)生結構的探究,并結合海德格爾哲學中相對不太突出的空問性、空間問題對“時間與存在”論題下所涉及的存在論差異、超越及世界概念的更具體區(qū)分規(guī)定給予詳細考察。第四章對海德格爾對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所作的闡釋進行了再闡釋。依康德為形而上學奠基的步驟,將時一問性與時間性結構性關聯(lián)轉移到先天知識結構諸環(huán)節(jié)結構性關聯(lián)的語境下進行最后的徹底考察,從而將時間性與時一問性結構中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相互規(guī)定、相互論證的具體豐富的關聯(lián)充分地展示出來,這兩個一而二二而一的結構在此過程中各自論證性地獲得了富有內容的規(guī)定性,擺脫了分析之初的形式性。隨著時間視域完整結構的澄清,“存在與時間”到“時間與存在”的轉折的內在關聯(lián)就清清楚楚地展現(xiàn)出來了。現(xiàn)象學是面向事情本身的不斷去蔽過程,海德格爾思想經過了“存在與時間”到“時間與存在”的轉折之后并未停止或完成,被揭示的東西必然地再次被遮蔽。本文第五章則通過列維納斯對海德格爾的繼承與批判的分析,首先證明了“存在與時間”到“時間與存在”的轉折本身就已蘊涵了思想進一步發(fā)展的萌芽,進而分析列維納斯的批判本身作為推進海氏思想的合理性與限度,這就使得概觀海德格爾思想進一步發(fā)展的方向更有根據(jù)。本文決非僅僅意在闡發(fā)結論性的觀點,而是嘗試切實地跟隨思之進程,通過對時間性與時一問性結構性關聯(lián)的實踐性探討,切身領會面向事情本身的作為方法的現(xiàn)象學的真正含義。

作者簡介

  趙衛(wèi)國,1970年10月出生于山西大同。1997-2000年在陜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專業(yè)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2000-2003年9月在復旦大學外國哲學專業(yè)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陜西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近現(xiàn)代德國哲學。

圖書目錄

前言 概論從“存在與時間”到“時間與存在”的轉折在海德格爾整個思想轉折中的重要性
第一章 以伽達默爾的詮釋學為切人點表明缺乏對時間性與時一間性結構的充分論證之后果
第二章 《存在與時間》各部分中所探討的此在生存論時機結構
一 一般存在意義的優(yōu)先性與“此”的被拋性
 二 日常此在分析中所揭示的生存論時機結構
 三 本真此在生存的時機結構
 四 時間性與時一間性共同規(guī)定的世界歷史的發(fā)生結構
 五 時間視域問題本身的初步分析:世界時間
 六 《存在與時間》的限度及時間性與時一間性結構方面的遺留問題
第三章 《現(xiàn)象學基本問題》中的時間與存在問題
 一 康德關于存在的論題所引出的時間視域問題
 二 存在論差異結構及周圍世界與世界的結構性時機區(qū)分
 三 超越問題與時一間性時機結構
 四 空間性問題的討論對時一間性問題的進一步深化
 五 《現(xiàn)象學基本問題》所解決與遺留的問題
第四章 《康德和形而上學問題》中關于先天知識結構的探討對時間性與時一間性結構關聯(lián)問題的進一步深化
 一 何以先天知識結構與時間性及時一間性結構相關
 二 依康德為形而上學奠基的步驟闡明有限知識結構的時機性關聯(lián)
 三 從先天知識結構總結時間性與時一間性的結構性關聯(lián)
第五章 從列維納斯的批判概觀海德格爾思想進一步轉折的方向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