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型計算機組成概述
1.1 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
1.2 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1.3 微型計算機的外部設備
1.3.1 輸入設備
1.3.2 輸出設備
1.3.3 外部存儲設備
1.3.4 數(shù)據(jù)通信設備
1.4 主機的組成部件
1.4.1 機箱和電源
1.4.2 主板
1.4.3 微處理器
1.4.4 內存
1.4.5 只讀存儲器
1.4.6 顯示卡
1.4.7 軟盤和硬盤驅動器
1.4.8 CD-ROM驅動器
1.4.9 鍵盤
1.4.10 鼠標
1.4.11 多功能卡
1.5 顯示器
1.6 計算機觸摸屏
1.7 電源線及信號線的連接
1.7.1 電源線的連接
1.7.2 內存條的安裝
1.7.3 鍵盤的連接
1.7.4 鼠標的連接
1.7.5 軟驅信號線的連接
1.7.6 硬盤信號線的連接
1.7.7 光驅信號線的連接
1.7.8 聲卡、音箱的連接
1.7.9 顯示器的連接
1.7.10 機箱指示燈及按鈕的連接
1.7.11 調制解調器的連接
1.8 計算機的檢驗
2 系統(tǒng)總線標準
2.1 PC總線技術概述
2.2 ISA工業(yè)標準體系結構
2.3 MCA微通道體系結構
2.4 EISA擴展工業(yè)標準體系結構
2.5 局部總線
2.5.1 VL局部總線
2.5.2 PCI局部總線
2.5.3 PCI與其他總線的區(qū)別
2.6 圖形數(shù)據(jù)專用接口AGP
3 微機電源問題
3.1 計算機需要多大功率的電源
3.2 ATX直流穩(wěn)壓電源概述
3.2.1 概述
3.2.2 ATX電源的工作原理
3.2.3 ATX電源使用注意事項
3.3 供電電壓和允許的波動范圍
3.4 供電的連續(xù)性
3.5 UPS的維護
3.6 微機放置環(huán)境選擇
3.7 微機系統(tǒng)的接地要求
3.8 靜電放電現(xiàn)象與各種電器出故障的關系
3.9 微機電源故障維修
4 微機系統(tǒng)故障診斷與維修方法
4.1 概述
4.2 微機元器件
4.2.1 概述
4.2.2 元器件故障
4.3 維修注意事項
4.4 維修診斷方法
4.4.1 拔插法
4.4.2 交換法
4.4.3 故障隔離法
4.4.4 比較法
4.5 維修實例
4.6 主板的故障維修
5 軟盤驅動器的維護和維修
5.1 軟盤驅動器概述
5.2 軟盤驅動器的維護
5.3 軟盤驅動器故障維修實例
5.4 軟盤驅動器磁頭偏位的校正
5.5 新型軟盤驅動器
5.5.1 ZIP驅動器
5.5.2 LS-120驅動器
6 硬盤驅動器的管理和維修
6.1 硬盤概述
6.1.1 硬盤的外部結構
6.1.2 硬盤的內部結構
6.1.3 硬盤的工作原理
6.2 硬盤的管理
6.2.1 概述
6.2.2 硬盤類型號、容量等參數(shù)設置
6.2.3 硬盤的低級格式化
6.2.4 建立硬盤分區(qū)
6.2.5 硬盤的高級格式化
6.3 硬盤驅動器使用注意事項
6.4 硬盤的數(shù)據(jù)整理
6.4.1 經常運行Scan Disk,檢查硬盤數(shù)據(jù)結構
6.4.2 運行Defrag整理硬盤空間
6.4.3 退出應用程序再關機器
6.5 雙硬盤的連接與使用
6.6 大容量硬盤的模式和分區(qū)極限
6.6.1 大容量硬盤的模式(MODE)問題
6.6.2 主流操作系統(tǒng)對硬盤容量的限制
6.7 硬盤的內部數(shù)據(jù)傳輸率
6.8 恢復有故障硬盤上的數(shù)據(jù)
6.8.1 硬盤出現(xiàn)軟故障時的數(shù)據(jù)恢復方法
6.8.2 硬盤出現(xiàn)硬故障時的數(shù)據(jù)恢復方法
6.9 硬盤維修實例
6.9.1 硬盤故障類型的判斷
6.9.2 硬盤不能正常啟動的顯示信息
7 BIOS系統(tǒng)設置
7.1 AWARD BIOS設置
7.1.1 STANDARD CMOS SETUP,標準CMOS設置
7.1.2 BIOS FEATURES SETUP,BIOS特殊參數(shù)設置
7.1.3 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組參數(shù)設定
7.1.4 POWER MANAGEMENT SETUP,電源管理設置
7.1.5 PNP/PCI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與PCI的設置
7.1.6 LOAD BIOS DEFAULTS,裝載入BIOS參數(shù)缺省值
7.1.7 LOAD SETUP DEFAULTS,載入設置缺省值
7.1.8 SUPERVISOR PASSWORD AND USER PASSWORD,系統(tǒng)密碼設置
7.1.9 IDE HDD AUTO DETECTION,硬盤類型自動檢測
7.1.10 SAVE&EXIT SETUP,保存CMOS設定值,退出CMOS設置界面
7.1.11 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CMOS設定值,直接退出CMOS設置界面
7.2 免跳線主板設置簡介
7.2.1 升技BH6的“??!CPU SOFT MENU Ⅱ!!”
7.2.2 微星MS-6119主板的免跳線功能
8 光盤驅動器
8.1 光驅概述
8.1.1 光驅的最低硬件要求
8.1.2 光驅的接口類型
8.1.3 光驅的內部結構
8.1.4 光盤的規(guī)格
8.2 光驅的控制面板
8.3 光驗的性能指標
8.4 光驅的安裝
8.4.1 硬件安裝
8.4.2 軟件安裝
8.4.3 CD-ROM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8.5 CLV與CAV
8.6 光驅頭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8.7 光驅的日常維護和維修
8.7.1 光驅的拆卸
8.7.2 清洗聚焦透鏡
8.7.3 調大激光功率
8.7.4 小結
8.8 DVD光驅
8.8.1 DVD概述
8.8.2 微機上使用DVD產品的特點
8.8.3 DVD-ROM幾代標準的劃分
8.8.4 DVD光驅的兼容性問題
8.8.5 DVD所支持的壓縮標準及特點
9 顯示器的檢修
9.1 概述
9.2 顯示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9.3 視頻標準
9.4 顯示器的選擇
9.5 顯示器的檢修
9.5.1 顯示器檢修的基本順序
9.5.2 顯示器故障分析
9.5.3 檢修顯示器應注意的問題
10 打印機維護及維修
10.1 打印機概述
10.1.1 打印機的分類
10.1.2 各種打印機的特點及應用狀況
10.2 針式打印機工作原理
10.2.1 打印機外觀及結構
10.2.2 打印機組成方框圖
10.2.3 數(shù)據(jù)輸入/輸出操作
10.2.4 打印頭驅動電路
10.2.5 字車電機驅動電路
10.2.6 送紙電機驅動電路
10.2.7 傳感器
10.2.8 復位電路
10.2.9 控制面板及EDS模式設置
10.3 打印機械
10.4 打印頭常見故障分析
10.5 點陣打印機的使用與維護
10.6 打印頭中打印針部件好壞的程序檢測
10.7 點陣式打印機維修實例
10.7.1 點陣式打印機常見故障分析
10.7.2 打印機故障維修實例
10.8 LQ-1600K串行點陣打印機介紹
10.9 LQ-1600K打印頭的拆卸與換針
10.10 激光打印機原理及故障維修
10.10.1 激光打印機的組成
10.10.2 激光打印機的基本原理
10.10.3 HP6L激光打印機故障檢查流程
10.10.4 HP6L激光打印機的故障現(xiàn)象和解決方法
10.10.5 HP6L激光打印機墨粉的更換
10.10.6 激光打印機卡紙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