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二十六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的精要譯注本。計選譯約4500段文字。本書除《新元史》以中國書店本為底本,其余各史選文一律采用中華書局標點本為底本,唯將不影響文義的繁體字、異體字改為簡化字。選文標準有二:其一取對今天有借鑒意義的內容,其二取在歷史上有重大意義和影響的內容。各史選文段數(shù)不求平均統(tǒng)一。選文力求精要,多取篇中選段形式。選文中省略的原文,用刪節(jié)號標明。為了突出選文的意義和內容,每段選文前均加有小標題。在每段選文后注明選自何史何篇。選文以朝代先后為序,在每一朝代內以史書原篇先后為序。各段選文中極生僻的字詞及在譯文中難以表達的文字加以注釋,一般能在譯文中說明者則不出注。譯文以能表達原文本意及被今人所理解為準,基本以直譯為主,在文句通順的前提下,盡可能兼顧文采。譯文一律使用簡化字和現(xiàn)代標點,對古紀年及古地名一般皆括注公元紀年和今地名。譯文中為連貫上下文或說明句義詞義而由譯者所增的詞語,加有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