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現代史

中國現代史

中國現代史

定 價:¥13.80

作 者: 郭卿友 編輯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文明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0018876 出版時間: 1997-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360 字數:  

內容簡介

暫缺《中國現代史》簡介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現代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編
    中華民國開國與北洋軍閥初中期
    的統治 新民主主義革命之序幕
    (1912.1——1923.12)
   第一章 中華民國開國與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第一節(jié) 中華民國開國
     一、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
     二、南京臨時政府的政治制度與經濟、
      文化、教育政策
      三、辛亥革命的流產
    第二節(jié) 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一、袁世凱統治初期的政體與官制
     二、袁世凱獨裁統治的確立
     三、復辟帝制與袁世凱的敗亡
   第二章 北洋軍閥統治的分裂與新民主主義革命之
     曙光
    第一節(jié) 皖系軍閥的統治政權
      一、北洋軍閥的分裂與西南軍閥的崛起
      二、府院之爭與張勛復辟
      三、段祺瑞政府的內外國策
    第二節(jié) 孫中山的護法運動與南北戰(zhàn)爭
      一、護法運動的興起與廣州軍政府的成立
      二、南北戰(zhàn)爭與第一次護法戰(zhàn)爭的失敗
      三、南北議和與皖系政權的衰落
    第三節(jié)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與新文化運動的
      興起
      一、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發(fā)展與階級關系的
      新變化
      二、新文化運動
    第四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曙光的升起
      一、十月革命與中國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二、“五四”愛國運動
      三、新思潮的競起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
       傳播
      四、關于社會主義的思想論戰(zhàn)
      五、孫中山的奮起與中國國民黨的成立
   第三章 直系軍閥的黑暗統治 新民主主義
    革命之開端
    第一節(jié) 直系軍閥的統治政權
     一、直皖戰(zhàn)爭與皖系政權的敗亡
     二、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與地方軍閥割據局面的形成
     三、直系軍閥的黑暗統治與帝國主義侵華的
      新方針
    第二節(jié) 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
      一、各地共產主義小組
      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三、黨的“二大”與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初期工農運動
      五、黨的“三大”與革命統一戰(zhàn)線策略的
       形成
    第三節(jié) 中國國民黨的改組圖新
     一、第二次護法戰(zhàn)爭的失敗與孫中山的覺醒
     二、中國國民黨的改組與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三、大政策的確立
     第二編
    北洋軍閥統治之衰落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
    (1924.1——1927.7)
   第四章 國共合作大革命的興起與北洋軍閥
    統治的衰落
    第一節(jié) 國民革命的興起
     一、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二、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立
     三、工農運動的復興
     四、廣東革命政權的初步穩(wěn)定與第一次東征
     五、“五卅”運動、省港大罷工
     六、廣州國民政府及國民革命軍的建立
      七、統一戰(zhàn)線的分化與毛澤東的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第二節(jié) 北洋軍閥統治的衰落
     一、奉系軍閥的振軍經武與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
     二、北京政變與直系軍閥的潰敗
     三、孫中山北上與段祺瑞執(zhí)政府的建立
     四、北方民主革命的起伏
   第五章 北伐戰(zhàn)爭與大革命的失敗
    第一節(jié) 北伐戰(zhàn)爭
     一、北伐戰(zhàn)爭的發(fā)動與勝利進軍
     二、馮玉樣五原誓師與西北地區(qū)革命的發(fā)展
     三、工農革命風暴與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
      考察報告》
      四、張作霖軍事獨裁統治的建立
    第二節(jié) 中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與南京國民政府
     的成立
      一、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的干涉
      二、國民黨右派集團的反動與“四一二”政變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第三節(jié)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與大革命的失敗
      一、國民黨的分裂與武漢國民政府的危機
      二、共產國際指導中國革命的失誤與陳獨秀
       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的形成
     三、蔣、汪、馮反共合流與大革命的失敗
    第四節(jié)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中國邊疆與少數民族
     一、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的中國邊疆
     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社會面貌與革命運動
     第三編
    國民黨政權的初期統治與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
    (1927.7——1937.7)
   第六章 國民黨全國統治的建立與工農武裝
    革命的興起
    第一節(jié) 國民黨的“全國統一”
     一、從寧漢對立到寧漢合流
     二、國民黨的“北伐”與張作霖軍政府的敗亡
     三、東北與新疆的和平易幟
    第二節(jié) 國民黨統治初期的中國社會
      一、《訓政綱領》與五院制
      二、國民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
      三、國民政府的經濟、文化政策
      四、國民黨新軍閥的混戰(zhàn)
      五、蔣介石獨裁統治的確立
    第三節(jié) 工農武裝革命的興起與紅色政權的建立
     一、“八一”南昌起義和中共“八七”會議
     二、工農武裝起義與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三、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
     四、中共黨內第一、第二次“左”傾錯誤與紅軍
      三次反“圍剿”戰(zhàn)爭
    第四節(jié) 中間政派和改良主義的政治活動
     一、第三黨
     二、改組派
     三、人權派
   第七章 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華與全國抗日民主
    運動的興起
    第一節(jié) 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發(fā)動與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
     興起
     一、“九一八”事變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
     二、“一二八”事變與上??箲?zhàn)
      三、偽“滿洲國”的建立與東北人民的抗日
       斗爭
     四、日軍入關與長城抗戰(zhàn)
     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崛起
     六、福建事變
    第二節(jié) 國民黨統治政權的強化
      一、“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國策
      二、軍事整編與保甲制度的推行
      三、特務組織的建立
      四、封建法西斯的思想宣傳與“新生活”運動
      五、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形成
    第三節(jié) 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發(fā)展
     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
     二、紅軍第四次反“圍剿”戰(zhàn)爭
     三、革命根據地的建設
    第四節(jié) 紅軍長征的勝利與中國革命陣地的戰(zhàn)略
      轉移
     一、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發(fā)展
     二、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的失利
     三、紅軍長征與遵義會議
     四、南方紅軍游擊戰(zhàn)爭
   第八章 民族民主革命發(fā)展的新階段
    第一節(jié) 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擴張與中國社會矛盾的
     新變化
      一、華北事變與中華民族危機
      二、全國民主愛國運動的新高漲
      三、國民黨統治營壘的分裂與對外政策的調整
      四、陜甘寧蘇區(qū)的發(fā)展與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
       斗爭策略的轉變
    第二節(jié) 西安事變與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一、西安事變
     二、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
     三、共產黨爭取和平 民主 抗戰(zhàn)的斗爭
    第三節(jié)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邊疆與
     少數民族
     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邊疆
     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與少數民族的愛國
       革命斗爭
     第四編
    中華民族抗 日戰(zhàn)爭
    (1937.7—— 1945.8)
   第九章 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與中國的戰(zhàn)略防御
    第一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
     一、抗戰(zhàn)爆發(fā)前的國內外形勢
     二、“七七事變”與北平抗戰(zhàn)
     三、“八一三事變”與淞滬抗戰(zhàn)
     四、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與工農紅軍的
       改編
      五、國防最高會議的成立與中國抗戰(zhàn)戰(zhàn)區(qū)的劃分
    第二節(jié) 中國戰(zhàn)略防御的失利
     一、忻口抗戰(zhàn)與太原失守
     二、南京失陷與日軍大屠殺
     三、國民黨臨時代表大會與《抗戰(zhàn)建國綱領》
     四、臺兒莊大捷與徐州退守
     五、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的失利
     六、廣州失守
    第三節(jié) 中國共產黨的抗戰(zhàn)路線與敵后抗日根據地
     的開辟
     一、洛川會議與黨的抗戰(zhàn)戰(zhàn)略方針
     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游擊戰(zhàn)爭的展開
     三、毛澤東的《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與
      《論持久戰(zhàn)》
      四、東北抗日聯軍的斗爭
    第四節(jié) 抗戰(zhàn)初期的日偽政權
      一、華北地區(qū)偽政權
      二、內蒙地區(qū)偽政權
      三、華東地區(qū)偽政權
   第十章 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略相持的初期階段
    第一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略相持的形成
     一、日本侵華的新方針
     二、國民政府南岳軍事會議與抗戰(zhàn)部署的調整
     三、華中、華南抗戰(zhàn)的展開與失利
    第二節(jié) 汪偽政府的成立與淪陷區(qū)人民的抗日斗爭
      一、日本的誘降活動與遠東慕尼黑陰謀
      二、國民黨的分裂與汪偽集團的叛國投敵
      三、汪偽國民政府的成立
      四、日本的殖民統治與淪陷區(qū)的抗日斗爭
    第三節(jié) 國民黨的倒退逆流與共產黨堅持團結
      抗戰(zhàn)的斗爭
     一、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與第一次反共高潮
     二、皖南事變
     三、毛澤東思想的新發(fā)展
     四、抗日革命根據地的發(fā)展
     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的成立
   第十一章 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略相持的后期階段
    第一節(jié)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與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zhàn)線
     的形成
      一、蘇德戰(zhàn)爭與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
      二、中國對日宣戰(zhàn)與中國戰(zhàn)區(qū)的設立
      三、中國入緬遠征軍
    第二節(jié) 國民黨統治的腐化與戰(zhàn)場的潰敗
      一、國民黨的“黨化”運動與四大家族的
       經濟掠奪
     二、“曲線救國”與國民黨官員的紛紛投敵
     三、第三次反共浪潮的策動與蔣介石的《中國之
      命運》的發(fā)表
     四、豫湘桂戰(zhàn)場國民黨軍的潰敗
     五、國統區(qū)的民主運動
    第三節(jié) 解放區(qū)的建設
     一、解放區(qū)反“掃蕩”斗爭
     二、中國共產黨的整風運動
     三、解放區(qū)大生產運動
     四、解放區(qū)的政權建設
   第十二章 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第一節(jié)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發(fā)展
     一、歐洲反法西斯戰(zhàn)場的勝利
     二、日本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的潰敗
     三、中國戰(zhàn)場的局部反攻
    第二節(jié) 抗戰(zhàn)勝利前夕兩個中國之命運的斗爭
     一、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二、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三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一、《雅爾塔協定》與《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二、美軍原子彈的轟炸與蘇軍出兵東北
     三、日本無條件投降
    第四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少數民族的愛國斗爭
     一、中國共產黨民族政策的發(fā)展
     二、蒙 回民族的抗日斗爭
     三、南方各省區(qū)少數民族的抗日斗爭
     四、新疆三區(qū)革命
      五、西藏地方政務及英國對我西藏內政的干涉
     第五編
    國民黨統治政權的崩潰與人民解放
    戰(zhàn)爭的勝利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
    (1945.8——1949.10)
   第十三章 內戰(zhàn)爆發(fā)前夜之中國
    第一節(jié)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國內外形勢
     一、國際政治的新格局
     二、國民黨的“接收”和獨裁內戰(zhàn)方針
     三、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
     四、民主黨派的崛起及其主張
    第二節(jié) 中國人民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一、重慶談判
     二、政治協商會議
     三、國統區(qū)人民的民主反戰(zhàn)運動
     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第十四章 全國內戰(zhàn)的爆發(fā)與國民黨統治的危機
    第一節(jié) 國民黨軍的戰(zhàn)略進攻與解放區(qū)的戰(zhàn)略防御
     一、全國內戰(zhàn)的爆發(fā)與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方針
     二、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及其失敗
     三、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及其失敗
    第二節(jié) 國民黨的統治危機
      一、偽“制憲國大”的召開
      二、國統區(qū)的經濟危機
      三、國統區(qū)民主運動的高漲與反蔣第二條戰(zhàn)線的
      形成
      四、臺灣人民的“二二八”起義
   第十五章 國民黨政權的崩潰與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
    勝利
    第一節(jié) 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略反攻
      一、三路大軍挺進中原
      二、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勝利的綱領與政策
    第二節(jié) 國民黨統治政權的崩潰
      一、“勘亂總動員”與“總體戰(zhàn)”的失敗
      二、“行憲國大”的破產
      三、國統區(qū)經濟的總崩潰
      四、人民解放軍三大戰(zhàn)役的決勝
    第三節(ji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一、國民黨“和平攻勢”的破產
      二、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與南京政府的滅亡
      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與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建立
    第四節(jié) 少數民族對解放戰(zhàn)爭的貢獻與各族人民的
     大團結
      一、內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和蒙古族人民的
       解放
      二、西北少數民族的解放斗爭與甘、寧、青、新
       地區(qū)的解放
      三、華南、西南地區(qū)少數民族的解放斗爭
      四、西藏和平解放
   中國現代史學習參考資料
   編后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