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中國詞學研究

中國詞學研究

中國詞學研究

定 價:¥27.00

作 者: 曹辛華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二十世紀中國人文學科學術研究史叢書
標 簽: 研究

ISBN: 9787211052462 出版時間: 2006-06-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8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詞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課題,非“才、膽、識、力”皆具者不能為之。即使現(xiàn)當代詞學研究的歷史,亦非僅憑三兩人之力、花四五年時間所能研究透徹的。筆者與同門張幼良博士于“才、膽、識、力”皆甚欠缺,有幸參加中華書局編審傅璇琮先生所主持的國家項目“中國人文研究100年”子項目的研究,始成是稿,自然就存在著不少缺憾。 20世紀是中國歷史上變化劇烈、發(fā)展迅速的一個世紀。19世紀中期以來的近代化進程到20世紀開始加速,完成了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歷史性轉換。學術研究是一個時代社會文化的構成部分,同樣經歷、體現(xiàn)著這種歷史的變化。20世紀中國人文學科涌現(xiàn)出了眾多的學術名家和大批的學術經典,中國的學術研究也在這一世紀從學術觀念到著述形式逐步建立起現(xiàn)代學術思想研究的體系。研究、總結20世紀人文學科學術發(fā)展的歷史,不僅是對各個學科學術研究百年成就的審視,也是對中國學術研究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一次集體回顧,意義深遠。

作者簡介

  曹辛華,1969年生,河南省鞏義市人。1993年河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同年考入河南大學文學院。1996年獲碩士學位,1999年獲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2000年9月~2002年9月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流動站工作.2002年9月~2004年9月在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現(xiàn)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幼良,1963年生,江蘇無錫人。1987年畢業(yè)于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現(xiàn)揚州大學文學院),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yè)于蘇州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先后參加過多項省、校級科研項目的研究,獲省、校級科研獎四項,合作出版教材和學術專著五部,在《江漢論壇》、《江蘇社會科學》、《古典文學知識》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及詞學學術史。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詞學的界說與回顧
 第一節(jié) 有關詞的概念的界說
 第二節(jié) 對前代詞學研究的回顧
第二章 傳統(tǒng)詞學研究的終結與新變
 第一節(jié) 晚清文學思潮與近現(xiàn)代詞學研究的轉型
 第二節(jié) 南社諸子與傳統(tǒng)詞學的新變
第三章 三大“開山”與百年詞學的現(xiàn)代化
 第一節(jié) 梁啟超與詞學研究觀念的更新
 第二節(jié) 王國維與詞學“現(xiàn)代美學”研究的奠基
 第三節(jié) 胡適與“現(xiàn)代派”詞學研究的發(fā)軔
第四章 詞學研究“現(xiàn)代化”的深入(一)
 第一節(jié) 胡云翼與“現(xiàn)代”詞學的成型
 第二節(jié) 龍榆生與詞學研究新體系的創(chuàng)建
第五章 詞學研究“現(xiàn)代化”的深入(二)
 第一節(jié) 夏承燾與詞學領域的新開拓
 第二節(jié) 唐圭璋與詞學文獻學的新創(chuàng)
第六章 文化生態(tài)與當代詞學研究的總體格局
 第一節(jié) 格局一:從思想啟蒙到主體性批評
 第二節(jié) 格局二:從方法論到本體論批評
 第三節(jié) 格局三:從文化視野到回歸古典
第七章 當代詞學研究的成果檢視和思想維度
 第一節(jié) 當代詞學研究的成果檢視
 第二節(jié) 當代詞學研究的思想維度
 第三節(jié) 當代詞學研究繁榮因由探析
第八章 八九十年代詞學研究的觀照與透視
 第一節(jié) 八十年代詞學研究的宏觀視野與學術品格
 第二節(jié) 九十年代詞學研究的文化視域與話語空間
第九章 21世紀詞學研究前瞻
附錄 1976年以來詞學博士學位論文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