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lO月,國際原油價格漲破55美元/桶,引起世界各國的極大不安,并導致了全球范圍內的"石油慌"浪潮。隨著這些年來與國際經濟社會的逐步接軌,新一波"石油慌"和油價飚升,已經對國內經濟、社會、人民生活帶來了顯著影響和惶恐。出租司機在排隊購買油票、航空公司增加了燃油費、石油貿易公司根據(jù)油價變動頻繁調整庫存、上海商品交易所燃料油期貨借機恢復,石油大公司利潤猛增、投資活躍,媒體機構紛紛聚焦石油話題。油價變動帶來的不僅是經濟反應,也是心理沖擊。 2005年2月,國際市場期貨原油價格經過幾個月的回歸、再次越過50美元/桶的心理極限以后,石油便成了全世界的焦點問題,節(jié)約能源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2005年6月2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面做好能源資源工作,優(yōu)先抓好節(jié)約能源資源。2005年7月5日,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做好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對節(jié)約能源資源工作做了系統(tǒng)的部署。 2005年7月,國際市場期貨原油價格突破60美元/桶的高限,"平價石油時代已經結束了"的思潮,一下子在世界輿論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新的一波油價危機,危機的不僅是世界經濟的發(fā)展速度,也危機著對未來石油市場和經濟前景的基本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