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預防醫(yī)學、衛(wèi)生學無機化學(供中藥專業(yè)用)

無機化學(供中藥專業(yè)用)

無機化學(供中藥專業(yè)用)

定 價:¥19.00

作 者: 巫璧輝
出版社: 上??茖W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預防醫(yī)學

ISBN: 9787532312351 出版時間: 2001-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06 字數:  

內容簡介

  《無機化學》教材是根據衛(wèi)生部1983年8月召開的全國高等中醫(yī)院校普通課、西醫(yī)課教材編審會議的決定編寫的。供全國高等中醫(yī)院校中藥專業(yè)使用。根據教材會議的精神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從實際出發(fā),注意中藥專業(yè)的需要,體現為中醫(yī)中藥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服務的特點”作為編寫的指導思想。故本教材強調突出中醫(yī)藥特色,取材新穎。以近代結構理論和四大平衡貫穿全書,前后呼應,緊密結合。敘述力求深人淺出,文字簡煉。理論部分重視了聯系中醫(yī)藥生產和科研實際,元素部分則分區(qū)或分區(qū)按族論述,加強了與基礎理論的內在聯系并側重講述基本性質,反應規(guī)律及其在醫(yī)藥中的應用,以期學生既能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又能通過整個課程的學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后續(xù)課程打好基礎?!陡叩柔t(yī)藥院校教材:無機化學(供中藥專業(yè)用)》所用數據的單位基本上采用國際單位制(SI制),但有時也采用了一些允許和sI制暫時并用的其他單位。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以及實驗內容供各院校選用。參加本教材編寫的教師(以姓氏筆劃為序)有遼寧中醫(yī)學院丁長山(第一、二章);南京中醫(yī)學院貝自英(第六章);成都中醫(yī)學院巫璧輝(第五章);安徽中醫(yī)學院宗大頎(第四、八章);山東中醫(yī)學院黃寅墨(第三、七章)。由巫璧輝任主編,貝自英任副主編。實驗及插圖由各編委分工負責編寫及繪制。我們衷心感謝在編審過程中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的有關單位和同志,特別要感謝曹賢燮同志,他為教材的編審會作了大量的具體工作。這是中醫(yī)學院首次編寫《無機化學》教材,由于經驗不足,水平有限,加上編寫時間倉促,不足和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我們誠懇地希望兄弟院校及醫(yī)藥單位的老師和同學,在使用本教材時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給予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暫缺《無機化學(供中藥專業(yè)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電解質溶液
要求
1.1 弱電解質的電離
1.1.1 電離度
1.1.2 水的電離與PH
1.1.3 一元弱酸(堿)的電離平衡及其計算
1.1.4 多元弱酸的電離
1.1.5 酸效應
1.1.6 同離子效應
1.2 緩沖溶液
1.2.1 緩沖原理及DH的計算
1.2.2 緩沖溶液的性質
1.2.3 緩沖溶液的選擇和配制
1.3 鹽類的水解
1.3.1 各種類型鹽的水解常數及PH (或PH)的計算
1.3.1.1 弱酸強堿鹽
1.3.1.2 弱堿強酸鹽
1.3.1.3 弱酸弱堿鹽
1.3.1.4 酸式鹽
1.3.1.5 多元弱酸強堿鹽
1.3.1.6 強酸強堿鹽
1.3.2 水解的抑制和利用
1.4 強電解質溶液理論
1.4.1 活度和活度系數
1.4.2 離子強度
1.4.3 鹽效應
1.5 酸堿的質子論
1.5.1 酸堿質子理論的基本要點
1.5.2 酸堿反應和酸堿平衡
1.5.3 酸堿的強度
習題
2 難溶強電解質的沉淀平衡
要求
2.1 難溶強電解質的溶度積
2.1.1 溶度積常數億
2.1.2 沉淀的生成與溶解
2.1.2.1 沉淀的生成與轉化
2.1.2.2 沉淀的溶解
2.1.2.3 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對沉淀生成與溶解的影響
2.2 沉淀反應的某些應用
2.2.1 在藥物生產上的應用
2.2.2 在藥物質量控制上的應用
習題
3 氧化還原反應
要求
3.1 氧化還原反應
3.1.1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3.1.2 氧化數
3.1.3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3.1.3.1 氧化數法
3.1.3.2 離子一電子法
3.2 電極電位
3.2.1 原電池
3.2.2 電極電位
3.2.2.1 電極電位的概念
3.2.2.2 電極電位的測定
3.2.2.3 影響電極電位的因素
3.3 電極電位的應用
3.3.1 判斷氧化劑、還原劑的相對強弱
3.3.2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
3.3.3 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程度
3.3.4 元素電位圖
習題
4 原子結構與周期系要求
4.1 核外電子運動的特殊性
4.1.1 量子化特征
4.1.1.1 氫原子光譜
4.1.1.2 玻爾理論
4.1.2 波粒二象性
4.1.3 不確定關系(測不準關系)
4.2 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
4.2.1 波函數和原子軌道
4.2.2 幾率密度、電子云和幾率
4.2.2.1 幾率密度和電子云
4.2.2.2 幾率和幾率密度
4.2.3 電子運動狀態(tài)的圖象表示
4.2.3.1 原子軌道角度分布圖
4.2.3.2 電子云角度分布圖
4.2.3.3 徑向分布圖
4.2.3.4 電子云黑點圖和界面圖
4.2.4 四個量子數
4.2.4.1 主量子數(n)
4.2.4.2 角量子數(Z)
4.2.4.3 磁量子數(m)
4.2.4.4 自旋量子數(地)
4.3 核外電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
4.3.1 多電子原子軌道的能級
4.3.1.1 屏蔽效應,鉆穿效應
4.3.1.2 科頓原子軌道能級圖
4.3.2 核外電子排布原則和電子排布
4.3.2.1 包里不相容原理
4.3.2.2 能量最低原理
4.3.2.3 洪特規(guī)則
4.3.3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性的關系
4.3.3.1 電子層結構和周期的劃分
4.3.3.2 電子層結構和族的劃分
4.3.3.3 電子層結構和元素的分區(qū)
4.4 元素某些性質的周期性
4.4.1 原子半徑
4.4.1.1 共價半徑(k)
4.4.1.2 范德華半徑(r)
4.4.1.3 金屬半徑
4.4.2 電離能
4.4.3 電子親和能
4.4.4 電負性
習題
5 分子結構
要求
5.1 離子鍵
5.1.1 離子鍵的形成
5.1.2 離子的特征
5.1.2.1 離子的電荷
5.1.2.2 離子的半徑
5.1.2.3 離子的電子構型
5.2 共價鍵
5.2.1 電子配對法
5.2.1.1 共價鍵的本性
5.2.1.2 共價鍵的特征
5.2.2 雜化軌道理論
5.2.2.1 雜化與雜化軌道
5.2.2.2 雜化軌道的類型
5.2.3 價層電子對互斥(或VSⅡ侃)理論
5.2.3.1 判斷分子結構的規(guī)則
5.2.3.2 判斷分子結構的實例
5.2.4 分子軌道理論
5.2.4.1 分子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
5.2.4.2 a軌道和Ⅱ軌道
5.2.4.3 分子軌道的能量次序--能級圖
5.2.5 共價鍵的屬性
5.2.5.1 鍵能
5.2.5.2 鍵長
5.2.5.3 鍵角
5.2.5.4 鍵級
5.3 分子的極性
5.3.1 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
5.3.2 偶極矩
5.3.3 共價鍵的部分離子性
5.4 分子間的作用力與氫鍵
5.4.1 范德華力
5.4.2 氫鍵
5.5 離子的極化
5.5.1 極化作用的強弱
5.5.2 離子的變形性
5.6 晶體
5.6.1 晶體和非晶體
5.6.2 晶體的共同性質
5.6.2.1 面角守恒定律
5.6.2.2 晶體的各向異性
5.6.2.3 晶體的熔點
5.6.3 晶體的基本類型
5.6.3.1 離子晶體
5.6.3.2 分子晶體
5.6.3.3 原子晶體
5.6.3.4 金屬晶體
習題
6 配位化合物(絡合物)
要求 
6.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6.1.1 什么叫配位化合物
6.1.2 配位化合物的組成
6.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6.1.4 配位化合物的立體構型和幾何異構
6.1.4.1 配合物的立體構型
6.1.4.2 配位化合物的幾何異構
6.2 配合物的化學鍵理論
6.2.1 價鍵理論
6.2.2 晶體場理論
6.2.2.1 晶體場理論的基本要點
6.2.2.2 晶體場效應與配合物性質的關系
6.3 配位化合物的性質
6.3.1 配合物的形成和離解平衡
6.3.1.1 穩(wěn)定常數
6.3.1.2 配位平衡的移動
6.3.2 配合物的氧化還原性
6.3.3 配合物的取代反應和配合物的活動性
6.3.3.1 配合物的取代反應
6.3.3.2 配合物的活動性
6.4 配合物的類型
6.4.1 單核簡單配合物
6.4.2 螯合物
……
7 S區(qū)和P區(qū)元素
8 d區(qū)和ds區(qū)元素
9 實驗部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