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硬件、外部設備與維護現(xiàn)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現(xiàn)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現(xiàn)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定 價:¥32.00

作 者: 楊全勝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教材
標 簽: 微機原理

ISBN: 9787505374980 出版時間: 2002-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3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現(xiàn)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著者:作譯者: 楊全勝 ISBN號: 7-5053-7498-2/TP.4340 出版日期: 2002-06 叢書名: 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教材字數(shù):680千字 定價:¥32.00元 頁碼:420 會員價:¥25.60元 開本:16開 放入購物籃內(nèi)容簡介本書以x86系列微機為平臺,系統(tǒng)地闡述了現(xiàn)代微機的基本結構和接口及總線的基本 原理與應用。內(nèi)容主要包括微機基本結構及其發(fā)展、微處理器的基本結構和發(fā)展、I/O端口 地址譯碼技術、總線及接口、DMA技術、中斷技術、定時/計數(shù)技術、并行接口、串行接口、 人機交互接口、A/D與D/A轉換接口及PC機高級編程技術等。本書內(nèi)容豐富,既包含了典型 的接 口技術,也介紹了新型接口與總線技術;既講述了接口的硬件部分,也強調(diào)了接口的軟件編 程。全書涉及到很多新的技術,如PCI總線、IEEE1394、USB、下一代新型總線、815EP芯片 組、保護模式下的中斷技術、Windows 9x及Windows 2000下的設備驅(qū)動程序的編寫等,反 映 了現(xiàn)代微機技術發(fā)展的最新水平和趨勢,并體現(xiàn)出微機接口技術中硬件設計和軟件驅(qū)動的統(tǒng) 一。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微機接口原理與應用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電子專 業(yè)本科生及非計算機專業(yè)研究生微機原理課程的教材,還可供計算機及相關專業(yè)大 專和各類委培班做微機原理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對工程技術人員也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現(xiàn)代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微機結構的發(fā)展和特點
1.1 微處理器發(fā)展概述
1.2 微機的組成
1.2.1 微機系統(tǒng)的組成
1.2.2 微機的硬件結構
1.3 微處理器結構
1.3.1 8086/8088微處理器
1.3.2 Pentium微處理器
1.3.3 Pentium II微處理器
1.3.4 Pentium III微處理器
1.3.5 時鐘周期、總線周期和指令周期
1.4 PC系列微機基本結構
1.4.1 PC/XT機的基本結構
1.4.2 80386/80486微機的基本結構
1.4.3 現(xiàn)代微機的基本結構
1.4.4 現(xiàn)代微機發(fā)展的特點
1.5 Intel 815EP芯片組簡介
1.5.1 概述
1.5.2 82815EP MCH芯片
1.5.3 82801BA(ICH2)芯片
1.5.4 SIO LPC47B27X芯片
習 題 1
第 2 章 輸入/輸出與接口技術
2.1 I/O接口概述
2.1.1 接口
2.1.2 I/O設備與I/O接口
2.1.3 I/O接口的基本功能
2.1.4 I/O接口的組成
2.2 輸入/輸出數(shù)據(jù)的傳輸控制方式
2.2.1 程序控制方式
2.2.2 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
2.2.3 專用I/O處理機方式
2.3 I/O編址
2.3.1 I/O統(tǒng)一編址
2.3.2 I/O獨立編址
2.3.3 Intel系列微機I/O編址方式
2.4 接口設計與分析基本方法
2.4.1 接口硬件設計方法
2.4.2 接口軟件設計方法
2.4.3 x86系列微機接口設計
習 題 2
第 3 章 微機總線與接口標準
3.1 總線與接口概述
3.1.1 總線和接口及其標準的概念
3.1.2 總線的分類
3.1.3 總線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
3.1.4 總線標準的特性
3.1.5 總線操作和總線傳送控制
3.2 系統(tǒng)總線
3.2.1 ISA總線
3.2.2 其他系統(tǒng)總線
3.3 PCI總線
3.3.1 PCI總線的特點
3.3.2 PCI信號定義
3.3.3 PCI插槽和PCI擴展卡
3.3.4 PCI總線命令
3.3.5 PCI總線協(xié)議
3.3.6 PCI總線數(shù)據(jù)傳輸過程
3.3.7 總線仲裁
3.3.8 PCI總線配置
3.3.9 PCI BIOS
3.3.10 82801BA中的PCI
3.4 通用串行總線USB
3.4.1 USB系統(tǒng)組成
3.4.2 USB系統(tǒng)的接口信號和電氣特性
3.4.3 USB數(shù)據(jù)流類型和傳輸類型
3.4.4 USB交換的包格式
3.4.5 USB設備狀態(tài)和總線枚舉
3.4.6 USB外圍芯片及應用
3.5 高性能串行總線標準IEEE1394
3.5.1 IEEE1394的主要性能特點
3.5.2 IEEE1394拓撲結構
3.5.3 IEEE1394地址分配
3.5.4 IEEE1394的主要技術規(guī)范
3.5.5 IEEE1394與USB的比較
3.6 其他總線和接口
3.6.1 SCSI接口標準
3.6.2 AGP接口
3.6.3 新型總線和I/O技術介紹
3.7 PCMCIA總線及擴展卡
3.7.1 16位PC卡
3.7.2 卡總線(CardBus)
3.7.3 卡插架(CardBay)
習 題 3
第 4 章 DMA技術
4.1 概述
4.1.1 DMA的組成和作用
4.1.2 DMA傳送的工作過程
4.1.3 DMA傳送的方式
4.2 DMA控制器
4.2.1 DMA控制器在系統(tǒng)中的兩種工作狀態(tài)
4.2.2 82C37A 的內(nèi)部結構和引腳功能說明
4.2.3 82C37A 的內(nèi)部寄存器
4.2.4 82C37A DMA控制器端口地址
4.2.5 軟命令
4.2.6 DMA控制器的工作時序
4.3 DMA編程和應用舉例
4.3.1 82C37A的初始化編程
4.3.2 82C37A 的應用舉例
習 題 4
第 5 章 中斷技術
5.1 中斷的概念
5.1.1 中斷的概念
5.1.2 現(xiàn)代微機的中斷類型
5.1.3 現(xiàn)代微機的中斷處理
5.2 可編程中斷控制器Intel 8259A
5.2.1 8259A的引腳和內(nèi)部結構
5.2.2 8259A的初始化編程
5.2.3 8259A在現(xiàn)代微機中的應用
5.3 實模式下中斷處理程序的設計
5.4 PCI中斷
5.4.1 現(xiàn)代微機中對PCI中斷的操作
5.4.2 PCI中斷響應周期
5.4.3 PCI中斷的共享
5.5 高級可編程中斷控制子系統(tǒng)APIC
5.5.1 APIC子系統(tǒng)的組成
5.5.2 82801BA的I/O APIC模塊中的寄存器
5.5.3 APIC總線功能
5.5.4 APIC子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
5.6 串 行 中 斷
習 題 5
第 6 章 定時與計數(shù)技術
6.1 概述
6.1.1 定時與計數(shù)
6.1.2 定時方法
6.2 可編程定時器/計數(shù)器8254
6.2.1 8254-2的基本功能
6.2.2 8254的內(nèi)部結構和外部引腳
6.2.3 8254的工作方式
6.2.4 8254的控制字
6.2.5 8254的編程
6.3 8254在微機中的應用
6.3.1 計數(shù)器0——系統(tǒng)計時器
6.3.2 計數(shù)器1——動態(tài)存儲器定時刷新控制
6.3.3 計數(shù)器2——揚聲器音頻發(fā)生器
6.4 實時鐘電路及其應用
6.4.1 MC146818的外部特性和工作原理
6.4.2 CMOS-RAM中的實時鐘信息
6.4.3 實時鐘的狀態(tài)寄存器
6.4.4 RT/CMOS RAM操作
習 題 6
第 7 章 并行接口
7.1 并行接口概述
7.2 可編程并行接口芯片82C55
7.2.1 8255的基本功能
7.2.2 8255的內(nèi)部結構和外部引腳
7.2.3 8255的工作方式
7.2.4 8255的控制字與初始化編程
7.2.5 8255應用舉例
7.3 并行接口標準
7.3.1 打印機并行接口
7.3.2 IEEE1284標準
7.4 打印機接口編程
7.4.1 打印機適配器端口直接編程
7.4.2 打印機功能調(diào)用
7.4.3 使用打印機適配器的數(shù)據(jù)傳輸
習 題 7
第 8 章 串行接口
8.1 串行通信基本概念
8.1.1 串行通信
8.1.2 數(shù)據(jù)傳送方式
8.1.3 波特率和收/發(fā)時鐘
8.1.4 信號調(diào)制解調(diào)
8.1.5 差錯控制
8.1.6 信道復用
8.1.7 串行通信基本方式
8.2 串行通信協(xié)議
8.2.1 異步串行通信協(xié)議
8.2.2 同步串行通信協(xié)議
8.3 串行接口標準
8.3.1 RS-232C標準
8.3.2 RS-449與RS-423/422/485接口
8.3.3 幾種標準的比較
8.4 可編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
8.4.1 基本性能
8.4.2 內(nèi)部結構
8.4.3 外部引腳功能
8.4.4 8251A的編程
8.5 異步通信適配器
8.5.1 INS8250外部引腳
8.5.2 UART內(nèi)部結構
8.5.3 采用UART的異步通信適配器硬件邏輯
8.5.4 INS8250的編程
8.5.5 串行通信程序設計
習 題 8
第 9 章 人機交互接口與A/D、D/A轉換器接口
9.1 PC機鍵盤接口
9.1.1 PC機鍵盤接口原理
9.1.2 鍵盤與主機之間的通信方式
9.2 鼠標器接口
9.2.1 鼠標器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9.2.2 鼠標器的接口
9.2.3 鼠標器的驅(qū)動程序
9.3 顯示器與顯示卡
9.3.1 CRT顯示器
9.3.2 CRT顯示器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
9.3.3 顯示卡
9.3.4 液晶顯示器(LCD)
9.4 網(wǎng) 絡 接 口
9.4.1 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
9.4.2 ISDN
9.4.3 寬帶接入技術
9.4.4 82801BA中的LAN控制器
9.4.5 通信/網(wǎng)絡插槽CNR
9.5 AC’97音頻和調(diào)制解調(diào)器控制器
9.5.1 AC’97概述
9.5.2 AC’97的數(shù)字鏈接AC_link
9.5.3 現(xiàn)代微機系統(tǒng)實現(xiàn)AC’97標準的方法
9.6 D/A和A/D轉換器
9.6.1 D/A轉換器
9.6.2 A/D轉換器
習 題 9
第 10 章 PC機的高級編程技術
10.1 Pentium II/III保護模式下的內(nèi)存管理
10.1.1 系統(tǒng)地址寄存器
10.1.2 段式存儲管理
10.1.3 Pentium II/III的虛擬頁式存儲管理
10.2 Windows 9x中的虛擬機
10.2.1 虛擬機與VxD的引入
10.2.2 虛擬機的含義
10.2.3 虛擬機環(huán)境下的I/O端口訪問
10.2.4 虛擬機環(huán)境下對內(nèi)存的訪問
10.2.5 虛擬機環(huán)境下對中斷或異常的處理
10.3 虛擬設備驅(qū)動程序(VxD)基礎
10.3.1 VxD文件的結構
10.3.2 VxD 的設備描述符塊DDB
10.3.3 VxD中的消息
10.3.4 VxD的加載與卸載
10.3.5 VxD開發(fā)工具介紹
10.3.6 虛擬環(huán)境下的VxD
10.4 Windows驅(qū)動程序模型(WDM)簡介
10.4.1 Windows2000驅(qū)動程序
10.4.2 WDM的基本結構
10.4.3 I/O請求包(IRP)
10.4.4 即插即用
10.4.5 數(shù)據(jù)讀/寫
10.4.6 驅(qū)動程序安裝
10.4.7 驅(qū)動程序開發(fā)環(huán)境
習 題 10
附錄A Intel系列處理器指令系統(tǒng)及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A.1 Intel系列處理器指令系統(tǒng)
A.1.1 尋址方式
A.1.2 機器指令格式
A.1.3 8086/8088處理器指令系統(tǒng)簡介
A.1.4 Pentium III處理器指令系統(tǒng)簡介
A.2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A.2.1 匯編語句的種類和格式
A.2.2 常用的匯編語言語句
A.2.3 匯編語言程序上機過程
A.2.4 DEBUG主要命令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