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論
1. 1 計算機網絡的演變與發(fā)展
1, 1. 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1. 1. 2 計算機-計算機網絡
1. 1. 3 開放式標準化網絡
1, 1. 4 網絡計算的新時代
1. 1. 5 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1. 2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和應用
1. 2. 1 網絡的功能
1. 2. 2 網絡的應用
1. 3 計算機網絡的層次體系結構
1. 3. 1 層次模型
1. 3. 2 開放系統(tǒng)互連基本參考模型
1. 3. 3 層間服務
1. 3. 4 Internet參考模型
1. 4 網絡通信標準化組織
1. 4. 1 1SO和ITU-T
1. 4. 2 因特網有關的標準化組織
1. 4. 3 其他組織
1. 5 計算機網絡分類
1. 5. 1 按地理范圍分類
1. 5. 2 其他分類
1. 6 實例簡介
1. 6. 1 公用分組交換網
1. 6. 2 交換式多兆比特數(shù)據(jù)服務
1. 6. 3 ATM與寬帶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
1. 6. 4 從ARPAnet到因特網
練習一
第二章 數(shù)據(jù)通信基礎
2. 1 數(shù)據(jù)通信的基礎理論
2. 1. 1 通信系統(tǒng)模型
2. 1. 2 帶寬與傅里葉分析
2. 1. 3 信道的最大數(shù)據(jù)速率
2. 2 物理傳輸媒體
2. 2. 1 雙絞線
2. 2. 2 同軸電纜
2. 2. 3 光纖
2. 2. 4 無線傳輸媒體
2. 2. 5 衛(wèi)星通信
2. 3 傳輸技術
2. 3. 1 模擬傳輸與數(shù)字傳輸
2. 3. 2 數(shù)字調制技術
2. 3. 3 模擬信號的脈碼調制
2. 3. 4 多路復用
2. 3. 5 數(shù)字信號的編碼技術
2. 4 物理層接口標準舉例
2. 4. 1 EIA-RS-232C
2. 4. 2 RS-422. RS-423和RS-449
2. 4. 3 CCITT X. 21
練習二
第三章 數(shù)據(jù)鏈路層
3. 1 差錯檢測與校正
3. 1. 1 傳輸差錯的特性
3. 1. 2 常用的簡單差錯控制編碼
3. 1. 3 海明碼
3. 1. 4 循環(huán)冗余碼
3. 2 數(shù)據(jù)鏈路層的功能
3. 2. 1 幀同步
3. 2. 2 差錯控制
3. 2. 3 流量控制
3. 2. 4 鏈路管理
3. 3 數(shù)據(jù)鏈路協(xié)議
3. 3. 1 停等協(xié)議
3. 3. 2 順序接收的管道協(xié)議
3. 3. 3 選擇重傳協(xié)議
3. 4 協(xié)議描述與驗證
3. 4. 1 有限狀態(tài)機模型
3. 4. 2 Petri網
3. 4. 3 其他協(xié)議描述語言
3. 5 鏈路通信規(guī)程舉例
3. 5. 1 起止式異步規(guī)程
3. 5. 2 面向字符的同步規(guī)程
3. 5. 3 面向比特的同步規(guī)程
3. 5. 4 面向字節(jié)計數(shù)的同步規(guī)程
練習三
第四章 局域網和城域網
4. 1 局域網概述
4. 2 局域網參考模型
4. 2. 1 局域網體系結構
4. 2. 2 拓撲結構
4. 2. 3 IEEE 802標準
4. 2. 4 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
4. 2. 5 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
4. 3 CSMA/CD和IEEE 802. 3標準
4. 3. 1 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CSMA
4. 3. 2 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
4. 3. 3 二進制指數(shù)退避算法
4. 3. 4 IEEE 802. 3標準
4. 4 令牌總線訪問控制和IEEE 802. 4標準
4. 4. 1 令牌總線局域網的組成
4. 4. 2 令牌總線訪問控制
4. 4. 3 IEEE 802. 4標準
4. 5 令牌環(huán)訪問控制和IEEE 802. 5標準
4. 5. 1 令牌環(huán)局域網的組成
4. 5. 2 令牌環(huán)訪問控制
4. 5. 3 IEEE 802. 5標準
4. 6 IEEE 802. 11標準:無線局域網
4. 6. 1 無線局域網概述
4. 6. 2 IEEE 802. 11參考模型
4. 6. 3 分布式基礎無線媒體訪問控制DFWMAC
4. 7 IEEE 802. 6標準:DQDB
4. 7. 1 DQDB概述
4. 7. 2 DQDB媒體訪問控制
4. 8 局域網性能
4. 8. 1 局域網性能分析
4. 8. 2 802. 3. 802. 4及802. 5的比較
4. 9 局域網網絡操作系統(tǒng)
4. 9. 1 Novell網絡操作系統(tǒng)Netware
4. 9. 2 Microsoft網絡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NT
練習四
第五章 網絡層
5. 1 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
5. 1. 1 電路交換
5. 1. 2 分組交換
5. 2 虛電路和數(shù)據(jù)報
5. 2. 1 通信子網的內部操作
5. 2. 2 網絡層提供的服務
5. 3 路由選擇
5. 3. 1 理想路由算法的基本特性
5. 3. 2 靜態(tài)策略
5. 3. 3 動態(tài)策略
5. 4 擁塞控制
5. 4. 1 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5. 4. 2 影響擁塞控制的策略
5. 4. 3 許可控制
5. 4. 4 通信量控制策略
5. 4. 5 反饋機制
5. 4. 6 負載脫落
5. 5 X. 25協(xié)議
5. 5. 1 虛電路業(yè)務
5. 5. 2 分組格式
5. 5. 3 呼叫建立和呼叫拆除
5. 5. 4 多路復用
5. 5. 5 數(shù)據(jù)傳輸
5. 5. 6 流量和差錯控制
5. 5. 7 X. 25用戶業(yè)務功能
練習五
第六章 網絡互連
6. 1 網絡互連基本概念
6. 1. 1 網絡互連基本原理
6. 1. 2 OSI和網絡互連
6. 2 網絡互連協(xié)議
6. 2. 1 網際互連協(xié)議IP
6. 2. 2 公用數(shù)據(jù)網互連協(xié)議X. 75
6. 3 網橋技術
6. 3. 1 透明網橋
6. 3. 2 源路由網橋
6. 3. 3 源路由透明網橋
6. 3. 4 遠程網橋
6. 4 路由器和路由協(xié)議
6. 4. 1 自治系統(tǒng)
6. 4. 2 路由信息協(xié)議RIP
6. 4. 3 開放式最短路由優(yōu)先協(xié)議OSPF
6. 4. 4 外部網關協(xié)議EGP
6. 4. 5 邊界網關協(xié)議BGP
練習六
第七章 高速網絡技術
7. 1 高速總線網
7. 1. 1 快速以太網和千兆位以太網
7. 1. 2 100VG-AnyLan
7. 2 光纖分布式數(shù)據(jù)接口FDDI
7. 2. 1 數(shù)據(jù)編碼和時鐘偏移
7. 2. 2 FDDI幀格式
7. 2. 3 FDDI系統(tǒng)
7. 3 交換局域網
7. 3. 1 共享與交換網絡
7. 3. 2 直通和存儲轉發(fā)
7. 3. 3 虛擬局域網
7. 3. 4 選擇交換機的標準
7. 4 幀中繼
7. 4. 1 幀中繼與X. 25的比較
7. 4. 2 幀中繼的體系結構與幀結構
7. 4. 3 本地管理接口LMI
7. 4. 4 幀中繼的擁塞控制
7. 5 ISDN
7. 5. 1 ISDN概述
7. 5. 2 ISDN協(xié)議的參考模型
7. 5. 3 ISDN的信令--7號信令系統(tǒng)
7. 6 異步傳輸模式ATM
7. 6. 1 ATM概述
7. 6. 2 ATM信元結構
7. 6. 3 ATM交換
7. 6. 4 服務質量(QoS)
7. 6. 5 信令
7. 6. 6 局域網仿真
7. 6. 7 MPOA
練習七
第八章 運輸層和高層協(xié)議
8. 1 運輸層
8. 1. 1 運輸服務和服務質量
8. 1. 2 協(xié)議操作
8. 1. 3 尋址
8. 1. 4 連接建立
8. 1. 5 Internet運輸層協(xié)議(TCP)
8. 2 實時運輸協(xié)議
8. 2. 1 實時應用和RSVP
8. 2. 2 實時協(xié)議(RTP)
8. 3 遠程過程調用RPC
8. 3. 1 RPC基本操作
8. 3. 2 RPC實例
8. 4 抽象語法標記ASN. 1
8. 4. 1 ASN. 1語法
8. 4. 2 ASN. 1基本編碼規(guī)則
8. 5 應用層
8. 5. 1 文件傳送. 訪問和管理(FTAM)
8. 5. 2 電子文電處理MHS
練習八
第九章 Internet/Intrnnet原理和應用簡介
9. 1 地址分配和域名服務
9. 1. 1 IP地址
9. 1. 2 域名
9. 2 與Internet/Intranet的連接方式
9. 2. 1 撥號訪問方式
9. 2. 2專線訪問方式
9. 3 Internet的主要功能
9. 3. 1 電子郵件
9. 3. 2 文件傳輸
9. 3. 3 遠程登錄Telnet
9. 4 WWW技術
9. 4. 1 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HTTP)
9. 4. 2 超文本標記語言
9. 4. 3 表單(Form)和公共網關接口(CCl)
9. 5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Java
9. 5. 1 Java的特性
9. 5. 2 Java程序設計
9. 5. 3 小程序(applet)設計和實現(xiàn)
9. 5. 4 一個簡單的Client/Server程序
練習九
第十章 網絡管理基礎和網絡安全性
10. 1 網絡管理基礎
10. 1. 1 網絡管理概述
10. 1. 2 ISO網絡管理模式
10. 1. 3 公共管理信息協(xié)議CMIP
10. 1. 4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10. 2 數(shù)據(jù)加密
10. 2. 1 數(shù)據(jù)加密一般原理
10. 2. 2 數(shù)據(jù)加密標準(DES)
10. 2. 3 公開密鑰體制
10. 3 網絡安全
10. 3. 1 網絡安全性
10. 3. 2 網絡安全被攻擊的方法和安全性對策
10. 3. 3 身份鑒別
10. 3. 4 數(shù)字簽名
10. 3. 5 防火墻技術
10. 3. 6 Web的安全性技術
10. 3. 7 數(shù)字證書
練習十
附錄 實驗指南
實驗一 異步串行通信接口實驗
實驗二 NetBIOS編程
實驗三 UNIX下的Socket編程
實驗四 Winsock編程
實驗五 局域網操作系統(tǒng)
實驗六 網絡管理軟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