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用傳統(tǒng)的理論,來指導動作和解釋動作的要領和作用的。不僅說明應該怎樣做,而且還說明為什么要這樣做和它的理論根據。武術界有句保守的話說“能給一錠金,不說一口春”,這就是只教動作不講道理的要害所在,而我們這樣做正為了打破保守思想,拋出引玉之磚。這樣不僅使后學能了解動作的實質,并能掌握其傳統(tǒng)的理論根據。特別是可以加深理解其深邃的技術內涵,避免因師傳的不一,使其傳統(tǒng)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產生誤解,又可避免有的同好雖對動作掌握純熟,而對理論不甚知之,有礙提高。這樣用理論指導動作的方法,也是先師心傳口授,避免照貓畫虎而求真知實傳的主要方式。故本書在寫作上,多有揭前人之秘,又大多不與人同的特點。這正是為了播揚尚門恩師之德和藝所使焉??赡芪覀兊睦斫膺€不深,愿有志、有德者得之,有助于探賾抉微,進而追求發(fā)揚形意之精華。本書所寫的套路和動作,悉依先生晚年所教為準,限于篇幅未及其他。本書只列入別具要詣的尚派形意的樁功、鷹捉、五行拳和連環(huán)拳,以及會者人稀的連環(huán)刀、劍、棍、槍四種傳統(tǒng)的器械套路,作為《尚派形意拳械抉微》出版。限于作者水平,疵誤難免,待正于識家、讀者。一九八七年農歷十月初十是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寫此書用以略慰先生在天之靈,并藉以傳頌先生之德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