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大江東去五千年(代前言) 序地平天成 ——夏禹王摧枯拉朽 ——商紂王、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fā)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盛勢空前 ——秦始皇贏政威震四海 ——漢高祖劉邦雄才大略 ——漢武帝劉徹昆陽霸業(yè) ——漢光武帝劉秀三分天下 ——漢昭烈帝劉備和吳大帝孫權移風易俗 ——魏孝文帝拓跋宏天公不容 ——隋煬帝楊廣從諫如流 ——唐太宗李世民千古一絕 ——女皇帝武則天長恨綿綿 ——唐玄宗李隆基修文偃武 ——宋太祖趙匡胤一代天驕 ——元太祖鐵木真功在順應 ——明太祖朱元璋靖難功成 ——明成祖朱棣勵精圖治 ——清圣祖玄燁風流誤國 ——清高宗弘歷王朝末日 ——清德宗載滟 書摘百年殷墟考古證實,在以小屯為中心的殷王都周圍,密布著許多族邑、手工業(yè)作坊和家族墓葬群。這些遺址群圍繞宮殿宮廟區(qū)呈圓環(huán)狀放射性分布,構成了以宮殿宮廟區(qū)為中心,輪廓完整、規(guī)模宏大、分布密集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 在殷墟的“宮殿區(qū)”內發(fā)現的王宮建筑基址多達五十四座,可以想像先后經多次修建的殷都城,曾經是何等的宏偉壯觀。從殷王宮區(qū)北渡洹河,即為迄今已發(fā)掘了十一座殷王大墓的殷王陵區(qū),陵區(qū)之東則是一座大型祭祀坑。1976年,商王武丁之妻、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文字可考的女將軍婦好墓葬被發(fā)現,殷墟又一次讓考古界振奮。 2002年8月28日,新華社發(fā)布了一條消息:在殷墟重點保護區(qū)的南部邊緣,離因出土甲骨文而名聞天下的安陽市西郊小屯村僅一公里的徐家橋村北地,新近首次發(fā)現了近五萬平方米的大型商代晚期族邑基址。據介紹,“族邑基址中,有三座房址連在一起,東西長四十余米,還有四座房址組成了‘ 四合院’式的圍屋,這在殷墟遺址發(fā)掘中極為罕見。多數房址進深均為三點五米,說明商代后期房屋建筑已成定制?!边@一片新發(fā)現的遺址,使這一獨享盛名的人類寶庫更加豐富和完善。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的詩句是對殷都安陽的盛贊。三千多年前的大國帝都,在地球上本來就是鳳毛麟角,而其故地遺址、古都文物得以幸存至今,更是彌足珍貴了。1961年,殷墟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學者稱之為“中國考古學的發(fā)祥地 ”、“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奴隸社會的縮影”。 在古老的洹水河邊、殷墟宮殿區(qū)遺址上,一座占地百余畝的殷墟博物苑于1987年巍巍然地站了起來。博物苑具有特異的建筑風格,別具一格的古樸苑門,是依照甲骨文的“門”字形,用幾根雕有商朝紋飾的木柱和橫梁結構而成,門兩側為仿殷浮雕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