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經濟法勞動法新論

勞動法新論

勞動法新論

定 價:¥32.00

作 者: 楊燕綏等編
出版社: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叢編項: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教學參考系列
標 簽: 經濟法

ISBN: 9787504546531 出版時間: 2004-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8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介紹:本書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布實施10周年而作。10年前,人們開始聽到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腳步聲。中國第一部《勞動法》規(guī)定了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應當稱集體協(xié)議)、企業(yè)自主決定工資、商業(yè)秘密的協(xié)商等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法律規(guī)范。如今,我們已經身處其境,知識經濟和全球化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及帶給勞動者的挑戰(zhàn)已經日益清晰化。我們又聽到了兩個聲音:雇主們呼吁“放松管制和給予自由”,雇員們呼吁“改變和預防強資本、弱勞工局面”。勞動法基本理論已發(fā)生了變革:勞動者的變革——新勞工的分化在知識經濟時期,活勞動的價值進一步得到承認,具有高學歷和教育背景的智能型勞動者在產品研發(fā)和制造等方面呈現(xiàn)出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競爭力,人力資本和勞動股權等概念的產生改變了組織結構、組織文化和人力資源戰(zhàn)略,勞動者在企業(yè)的傳統(tǒng)身份如今已經變得多樣化,獨立承包人、勞動股權的持有者,然而,缺少教育背景的勞動者卻在技術革命和全球化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勞動關系的變革——相對化著名經濟觀察家KayandSilberston(1995)在其文章中指出,對比了企業(yè)過去的主要代理人模式和現(xiàn)在的托管模式……最終人們應當理解,現(xiàn)代企業(yè)的角色、任務是保護雇主和勞動者,而不是利潤最大化,這也將增強保護員工免遭解雇的意識。勞動者在變革,企業(yè)也在變革,傳統(tǒng)勞動法的基本理論和制度安排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理論認為,雇員依附雇主才能生存,而如今企業(yè)和智能型勞動者的合作伙伴關系正在取代這種依附關系,需要確定協(xié)調這類新型勞動關系的機制。傳統(tǒng)理論認為,雇主和雇員處于對立關系(利潤最大化和工資最大化的沖突),需要對抗性的談判機制進行協(xié)調,即集體談判和集體協(xié)議;如今,激烈的外部競爭對企業(yè)生存至關重要,內部矛盾相對緩和,勞資關系的對立性和合作性均處于相對狀態(tài),集體協(xié)商、三方對話和合作協(xié)議日益成為頗具強勢的新的工業(yè)民主制度。勞工標準被看作是市場管制的一部分,與要求進一步自由化的呼聲相悖;面對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企業(yè)必然要降低成本以提高競爭力,因此普通勞動者更加需要勞工標準的保護;同時,還要考慮如何降低企業(yè)負擔,給企業(yè)以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參與競爭。信息的價值。信息的價值伴隨知識經濟的深化而升級。有句常言:積極的父愛教授獵槍的用法,消極的父愛則只供給面包。在競爭更加激烈的新經濟條件下,積極的就業(yè)政策是提高教育參與率和建立就業(yè)與勞資信息的交流機制,消極的就業(yè)政策是政府一味地施與,因此,建立信息分享機制和保障勞動者的知情權是21世紀勞動法的必要內容。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列為重要內容,這是完善我國勞動法的憲法基礎。中國在融入全球經濟的過程中,應當使各類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都受到勞動法的保護,現(xiàn)行勞動法亟待修正,可以采取特定原因下的排除法限定《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將未被排除的人一律列入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另一方面,普通法的適應性不在于對基本原則的重大改變,而在于把過去的原則運用于新的情況,以及根據可能出現(xiàn)的新的情況來修改規(guī)則,以保留法律法規(guī)的精神。社會是不斷變化和沒有窮盡的,這就不斷地給法律提出新的問題和情況,需要法律進行調整。法律應該在保留必要剛性的同時具有足夠的彈性和適應性以應對社會需求,這種適應性不是通過破壞舊的規(guī)則體系而是通過建立新的規(guī)則以及使已經建立的法律原則適應新的環(huán)境來完成的。這需要剛柔并舉,剛柔并舉需要將勞動立法建立在理智的經濟功能分析基礎之上,而不僅僅是感情上的偏好。完善我國勞動法的討論不能就事論事,需要在更寬的范圍內以新視角觀察勞動法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變化規(guī)律,以新概念來補充勞動法的理論體系和促進勞動立法體系不斷完善。本書論文來自“中—歐高教合作課題”“世界銀行合作課題”和清華大學就業(yè)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彈性就業(yè)課題”等資源,收集和編輯了中外勞動經濟和法律學者的文章,具有全球視角和國際水準,并采取了新穎的編著風格。編輯本書旨在傳播全球勞動法領域的新視覺、新問題、新概念和新方法。本書作為中外筆墨論壇,是文章著者、譯者、評論者和編者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的姓名與其貢獻相隨,在此不一一列舉,謹表示衷心的感謝。另外,本書不盡如人意之處敬請讀者見諒,如有觀點和信息交流需求,請與清華大學就業(yè)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聯(lián)系。編者2004年11月于清華大學

作者簡介

暫缺《勞動法新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就業(yè)新概念
1全球勞動力市場綜觀與就業(yè)(3)
重要發(fā)展趨勢和主要勞動力市場政策
Gordon Betcherman,劉昕等譯(3)
評論:面對前所未有的就業(yè)壓力需要改變就業(yè)觀念
楊燕綏(18)
2人權理念的進化與彈性就業(yè)安排(31)
不斷地追求——工作、人權與尊嚴
Roger Blanpan,劉黃麗娟譯(31)
研究報告:在職人員也可以彈性就業(yè)
胡凌琳 (35)
3公民就業(yè)權
楊燕綏(44)
第2部分 勞動關系新論
4再議勞動者(63)
全球化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勞動者
Martin Rama(63)
評論:勞動者的新特征
楊燕綏 (71)
5從工資到薪酬的概念變革
楊燕綏(84)
6 [實證研究1]公司治理結構與勞動關系—— 共同決策型公司的勞動關系
Jurgen GBackhaus,董克用等譯(103)
第3部分 勞動法新論
7勞動法與經濟理論(131)
再議勞動法與經濟理論
Simon Deakin, Frank Wilknson,王俊杰譯(131)
評論:小議西蒙觀點
楊體仁 (144)
8[實證研究2]工作時間立法的經濟分析(150)
修改《美國公平勞工標準法》加班時數(shù)可能引發(fā)的潛在勞動力市場反應
Lonnie Golden,劉昕譯(150)
評論:加班法律規(guī)定對員工福利影響的經濟分析
劉昕(171)
9裁員法律的經濟分析(179)
英國和美國模式的比較分析
Matthias Beck,程延園譯(179)
評論:中國裁員制度的演進
楊燕綏(200)
10[實證研究3] 集體協(xié)議的經濟分析——加拿大實證研究
李建勇(204)
11歐盟員工理事會的經濟分析
Bernhard Nagel,Roman Jaich,楊燕綏譯(210)
12[實證研究4]知情權與信息交流機制(217)
勞動立法選擇的再思考(以色列實證)
GUY Mundlak,姜巖譯(217)
評論:《勞動立法選擇的再思考》一文的思考
楊燕綏(227)
13再議勞動合同(230)
勞動關系轉型期的合同角色
Lammy Betten,劉穎胡凌琳譯(230)
評論:勞動合同的三次革命
楊燕綏 (238)
14勞動合同中的商業(yè)秘密
劉穎(244)
15論員工的參與權
楊燕綏(255)
16規(guī)范靈活就業(yè)的立法創(chuàng)新(262)
英國《就業(yè)法2002》第47款對在職員工靈活就業(yè)的法律安排
劉穎(262)
評論:依法調整靈活就業(yè)的勞動關系
荊永勝(265)
第4部分 社會法的視角
17 社會法的理論與實踐(273)
國內學者關于社會法的研究
董保華楊燕綏(273)
德國社會法概況
伍爾芬,蔡和平等譯(281)
trtc.style.display="";
trc.style.display="";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