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
工傷認定辦法…一………………………………………(1)
(2003年9月23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8)
(1996年12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工傷認定法律適用的請示的
答復……………………………………………………(8)
(2001年6月15日)
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guī)定……………………(9)
(1991年2月22日)
勞動部關于《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guī)定》
有關問題的解釋……………………………………(12)
(1991年7月25日)
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致殘程度鑒定……………………(15)
(1996年3月14日)
關于印發(fā)《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
程度鑒定標準(試行)》的通知…………………(75)
(2002年4月5日)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條例…………………………………………(83)
(2003年4月27日)
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97)
(2004年11月1日)
關于工傷保險費率問題的通知………………………(99)
(2003年10月29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fā)《工傷保險條例》宣
傳提綱的通知………………………………………(102)
(2003年11月13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
問題的通知…………………………………………(112)
(2004年6月21日)
關于印發(fā)《工傷保險經辦業(yè)務管理規(guī)程(試行)》
的通知………………………………………………(113)
(2004年6月17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推進礦山等高風險
企業(yè)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114)
(2004年12月19日)
關于貫徹《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做好企業(yè)參加
工傷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116)
(2005年4月4日)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118)
(1999年1月22日)
工傷爭議處理與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雇工合同“工傷概不負責”是
否有效的批復………………………………(124)
(1988年’10月14日)
關于調整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因公致殘人員護理
費標準的通知……………………………………(125)
(1993年1月11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在工作時間發(fā)病不作工傷處理
的復函…………………………………(126)
(1994年6月3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處理時限
問題的復函……………………………………(127)
(1994年9月9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私人包工負責人工傷待遇支付
問題的復函………………………………………(127)
(1995午1月14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128)
(1996年2月13日)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在工作時間發(fā)病是否可比照工
傷處理的復函…………………………………(130)
(1996年7月11日)
關于在國內發(fā)生并由外方支付賠償的工傷事故待
遇處理問題的復函…………………………………(131)
(1998年2月17日)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yǎng)親屬范圍規(guī)定……………………(132)
(2003年9月23日)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134)
(2003年9月23日)
關于勞動能力鑒定有關問題的通知…………………(135)
(2003年9月26日)
關于當事人對工傷認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問題的
復函………………………………………………(136)
(2004年5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137)
(1993年6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訴訟當事人
問題的批復…………………………………………(143)
(1988年10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受理問題的通知…(144)
(1993年10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勞動爭議仲裁程序中能否適
用先予執(zhí)行的函……………………………………(145)
(1994年8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復議仲
裁決定書可否作為執(zhí)行依據問題的批復…………(146)
(1996年7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
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勞動爭議案件
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批復…………………………(147)
(1998年6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
干問題的解釋………………………………………(148)
(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
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節(jié)錄)………………………(152)
(2003年12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節(jié)錄)………………(154)
(1994年7月5日)
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157)
(2004年11月1日)
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164)
(2005年5月_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166)
(2001年10月27日)
職業(yè)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184)
(2002年3月28日)
疑難問題解析
1.工傷保險的適用范圍有哪些?…………………(193)
2.工傷保險制度中的企業(yè)包括哪些企業(yè)?…………(194)
3.工傷保險制度中的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指的是
什么樣的單位?……………………………………(194)
4.個體工商戶是否參加工傷保險?…………………(194)
5.什么是工傷保險基金?……………………………(195)
6.工傷保險費的費率如何確定?……………………(195)
7.工傷保險基金如何統(tǒng)籌?…………………………(197)
8.如何理解工傷保險費收支兩條線管理?…………(197)
9.何為工傷保險風險儲備金?……………………(198)
10.工傷保險基金的支出項目有哪些?……………(199)
11.哪些情況屬于工傷?……………………………(200)
12.怎樣理解“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
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201)
13.什么是“患職業(yè)病”?…………………………(202)
14.職工病死在工作崗位上的,能否享受工傷
保險待遇?………………………………………(202)
15.工傷認定的申請時限為多長?…………………(203)
16.工傷認定申請的主體有哪些?…………………(203)
17.工傷認定申請時應提交的材料有哪些?……(204)
18.工傷認定作出的時限為多少天?………………(205)
19.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205)
20.誰有權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206)
21.我國勞動能力鑒定機構是如何組成的?………(206)
22.工傷職工的醫(yī)療待遇是怎樣規(guī)定的?………(207)
23.在什么情況下,工傷職工不能繼續(xù)享受工
傷保險待遇?……………………………………(207)
24.因工死亡職工的哪些親屬可以按規(guī)定申請
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208)
25.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都包括
哪些內容?………………………………………(209)
附錄
常用法律流程示意圖………………………………(211)
工傷認定基本步驟及要求示意圖…………………(211)
勞動能力鑒定基本步驟及要求示意圖……………(214)
工傷事故賠償流程圖………………………………(215)
常用法律計算公式……………………………………(216)
一.工傷醫(yī)療待遇的計算公式……………………(216)
二.工傷傷殘待遇的計算公式……………………(217)
三.因工死亡的賠償金的計算公式………………(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