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經濟法保險合同告知義務研究

保險合同告知義務研究

保險合同告知義務研究

定 價:¥18.00

作 者: 李庭鵬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合同法

ISBN: 9787503660900 出版時間: 2006-03-10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230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文對告知義務的法理根據的通說——“技術說”提出質疑,并論證“最大誠信說”才是告知義務的直接法理根據。關于投保方締約時不實告知的法律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種法律效果雙層結構結構規(guī)范模式的解釋理論。從世界范圍看,立法逐漸加強對保驗人的合同解除權的限制,揭示了不要求因果關系的規(guī)范模式、要求因果關系的規(guī)范模式和不考慮因果關系的比例原則模式是一個漸次發(fā)展的過程,體現出日益向消費者保護傾斜的趨勢。本文還研究保險發(fā)達國家不可抗辯條款規(guī)則的新發(fā)展以及對我國保險實踐的啟示。關于投保方違反保險事故發(fā)生之通知義務,本文提出我國保險法修改時應設計與損害事實和過錯相適應的不同法律效果。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外國和其他地區(qū),一種普遍的保險人告知義務不僅體現在觀念上,而且已落實到嚴密和周全的相應法律制度上。本文的研究成果揭示保險法上的告知義務制度在整體上表現出如下規(guī)律性的發(fā)展:現代保險交易中誠信和公平問題的矛盾主要方面已從過去的投保方轉移到保險人,盡管在現代保險法,最大誠信原則仍然應該拘束投保方而言,已經告別了嚴苛的告知義務和責任時代,本文提出的比較法分析框架表明,各國保險法關于投休方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效果的態(tài)度日趨緩和,無不蘊涵著同情消費者投保人的傾向,立法上發(fā)展出一些特別要件去限制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比如,因果關系、比例原則、決定性影響、損害事實、不可抗辯條款條款法則等;另一方面,保險人承擔越來越多的告知義務,比如,締約時對除外責任條款的提示和內容解說義務,保險期間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先決性法律效果通知義務,對格式保險條款的實體內容規(guī)制和疑義不利解釋法則的應用等。

作者簡介

  李庭鵬,男,陜西省漢中市人,去南大學副教授,清華大學民商法學博士。主要從事民法、保除法的教學和研究。著有《物權法》(合著)和《民法學》(副主編);《北京大學法學在科全書》(經濟法卷)保險法詞條主要撰稿人;在《現代法學》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作篇。

圖書目錄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課題目的和意義
1.2 告知義務法理根據的學說
1.3 研究范圍的說明
1.4 論文務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合同締結時投保方告知義務
2.1 投保方告知義務的意義
2.2 重要事實
2.3 違反告知義務的行為
2.4 投保方過錯
2.5 投保方違反締約時告知義務的一般法律效果
2.6 重要事實與保險事故發(fā)生的關系:對法律效果模式演進的意義
2.7 不可抗辯條款法則
2.8 英美保險法特有的保證條款法理及其規(guī)范作用演變
第三章 合同成立后投保方告知義務
第四章 保險人告知義務和解除權的限制
第五章 我國保險合同告知義務的理論研究和制度建構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